探海港碼頭,知出海捕魚
在港東區碼頭,大量的漁船停泊在碼頭附近,一艘艘漁船整齊排列,仍有著一部分漁夫在船上進行漁船的保養工作。實踐隊員詢問周圍的漁民了解到,近期漁船由于休漁期并未出海,只有零零散散的游客在附近釣魚。在港東區居委會實踐隊員了解到,隨著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社區增長日漸變緩,社區結合自身傳統漁村文化及文武碼頭等優勢,打造了港東漁人碼頭旅游項目。港東區碼頭的崛起,是傳統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彭拜動力。
在一位采購販看來,為了縮減中間環節,他常年奔波往返于各種各樣的海鮮碼頭,而如今,這些都可以通過批發市場“一站搞定”,他也從不定點到處跑,變成了定點采購,“因為這邊貨品是碼頭直供,對于我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去了很多環節,減少了采購成本。”商販眼中的大變樣背后,是城市海洋漁業經濟發展思路的大轉變。

自由釣魚新模式,促進經濟快發展
實踐隊員在采訪中,其中一個退伍的釣魚老人夸贊到“這個地方環境優美,污染小,沒有苔蘚等問題的發生,過往船只也少。”港東碼頭旅游景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2A級景區,由于沿海無污染,海水清澈透明,氣候宜人,適合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大批的游客慕名前往至此進行釣魚,休閑,娛樂。青島地區的釣魚愛好者也齊聚在此,各位釣魚愛好者有的立在壩頭,迎風斗浪,頭頂陽光,在碧海藍天中享受“海上高爾夫”—釣魚帶來的樂趣,海釣愛好者也滿載而歸,釣得新鮮美味的海產品。實踐隊員發現,這個地方來往的游客絡繹不絕,有的欣賞自然景觀,感受自然氣息;有的體驗當地特色美食,干鮮海貨;還有的體驗捕魚釣魚的樂趣。旅游業的高速發展使港東村迅速被大眾所熟知,社區的村民從此也走上了致富發展的道路。

海洋休漁期,生態高質量發展
實踐隊員在港東區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早在伏季休漁前夕,便在全市范圍全面開展休漁期大排查工作加大了休漁期間執法巡查力度。實踐隊員還開展了伏季休漁宣傳活動,發送宣傳單,幫助漁村懸掛休漁橫幅,不斷提高漁民伏季休漁的法律意識,保障伏季休漁工作的順利進行。一位正在編織漁網的大爺說到“因為休漁期不能出海,提前編織漁網在進行恢復捕魚期時進行應用。在禁漁期間,還可以進行趕海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在后期的統計調查中,實踐隊員發現,雖然港東區碼頭旅游區發展,但是休漁期的村民的收入途徑仍然有大部分不能被保障,甚至出現了在家中“暫時失業”的現象,這引起了實踐隊員的思考。該如何對休漁期漁民收入途徑的豐富,是要求社會各方進行努力。實踐隊員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發展漁家樂、種植作物、茶葉等,為漁民的生活收入建言獻策。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實踐隊員深刻地認識到海洋漁業的發展歷程與海洋漁業的新發展,這也為后續實踐隊員進行分析調查奠定了基礎,培養了實踐隊員的人文情懷與思考能力,為鄉村振興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也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了解了漁民的生活特別是休漁期的生活方式,助力海洋漁業,撰寫令人滿意的“藍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