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秦豐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墻灰瓦,寬闊大路,家門口的老爺爺曬著太陽,腳邊還趴著懶洋洋的白狗耷拉著耳朵,遠處的大棚是農業現代化的成果,人們臉上的安詳笑容是鄉村振興的成效,一切都是那么歲月靜好,時光不覺流逝。
見到略顯拘謹的小朋友是那么可愛,他們自覺地拿出作業開始寫作業,剛開始大約跟我們有些陌生,不太說話,問他們一些問題的時候略顯沉默,遇到難題也只是自己皺著眉頭咬著筆頭,我們志愿者主動向前幫助他們,很高興他們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我們與小朋友的相處也越來越和諧,友誼隨著春風的吹過生根發芽,希望的種子悄悄播下。
一上午的時間匆匆過去,我們志愿者都不忍離去,小朋友們學習非常努力,想讓他們休息一下可,他們堅持寫完作業再休息,看著小小的孩子如此努力,我們真的又欣慰又慚愧。鳥語伴著花香飄進屋,外面陽光燦爛,大院里打籃球的小學生,騎自行車的小娃娃,活動筋骨的老奶奶,每個人都是暢快地笑,盡情地享受這美好的春天,美好的今天。沙沙的筆與紙摩擦的聲音像極了靜謐的春夜里柳樹抽枝的聲音,那是小芽兒們在為春天積蓄能量,是新生的模樣。“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當代中國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西部教育、農村教育依然存在短板,這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問題,其中“人”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從父母角度上來說,肩上有家庭的重擔,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導致子女疏于教導;從師資角度上來說,西部與農村是大部分高校畢業人不太青睞的地區,缺乏優秀人才,師資力量薄弱;有些地區較落后閉塞,仍持讀書無用態度,人們的思想封閉落后,固步自封。科教興國,人才興邦,一方面國家要大力扶持鄉村地區的振興,另一方面還需要更多的人像張桂梅校長一樣投入西部建設、鄉村建設,做孩子們的一盞明燈。
早春的花蕾需要我們用心呵護,小苗未挺起的胚葉需要有人為他們遮風擋雨,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投身到支教活動中,希望中國明天的太陽可以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