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功勛人物精神浸潤童心
活動在莊嚴的開班儀式中拉開帷幕。丁家營鎮小學校長在致辭中勉勵同學們“以科學家為榜樣,爭做新時代追夢人”。實踐隊精心設計課程,通過10場專題宣講,系統介紹了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等10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的感人事跡。課堂上,孩子們聚精會神聆聽“隱姓埋名搞科研”“沙漠深處獻青春”的故事,踴躍參與互動問答。“原來科學家也會經歷失敗,但他們從不放棄!”五年級學生王同學在課后感慨道。

圖為志愿者為同學們講解“兩彈一星”精神宣講總概論。
寓教于樂:科技實踐點燃創新火花
為深化學習成效,實踐隊創新采用“理論+實踐”模式。次日開展的衛星模型制作課上,志愿者老師們用通俗語言講解衛星構造與發射原理,孩子們親手拼裝模型時驚嘆“一顆衛星竟有這么多精密部件!”隨后的“水火箭”發射活動將氣氛推向高潮。盡管部分小組發射失利,隊員們以“長征火箭歷經百次試驗”的實例鼓勵孩子們,在失敗中體會科研艱辛。四年級李同學說:“科學家們像燈塔一樣照亮了我們,下次我一定要做出飛得更高的火箭!”

圖為同學們進行水火箭的發射。
多元拓展:紅色教育煥發新活力
實踐期間,隊員們還組織創意繪畫、劇本殺、知識競賽等特色活動。一幅幅童趣盎然的航天畫作、一場沉浸式的“穿越”劇本體驗、一輪緊張激烈的知識搶答,讓“兩彈一星”精神融入多元場景。休息日期間,實踐隊深入丹江口社區開展宣講,惠及群眾200余人。結班儀式上,孩子們通過自編歌舞、情景劇等節目,深情演繹學習收獲,隊員們與同學們依依惜別。

圖為1班同學共同合唱歌曲《萬疆》。
“12天里,我們見證了孩子們從好奇到熱愛、從聆聽到思考的成長。”隊長廖慧表示。本次活動以“小課堂”鏈接“大精神”,既在鄉村學子心中播下科學報國的種子,也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的擔當。丁家營鎮小學教務處負責人評價:“這樣的社會實踐既有溫度又有深度,真正做到了潤物無聲。”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