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注入綠色動能
為直觀了解寺前官莊村的能源消費模式,實踐隊員來到村委辦公室,主要圍繞村莊主要的消費能源、光伏設備應用情況以及綠色能源的普及措施三方面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工作人員介紹到,“2021年,沂水縣被確定為山東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首批試點縣,我們村莊也充分利用住宅的屋頂資源發展光伏,進一步提升綠電利用效能,截止至今年,村莊七成以上房屋頂,都覆蓋了一層光伏板,新能源發電成為村莊發電的主力量。”實踐隊員邀請工作人員填寫問卷,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寺前官莊村的能源消費現狀。

圖為實踐隊員邀請村委會工作人員填寫問卷。紀翔宇 供圖
實踐隊員在查看村委會的宣傳欄時,發現寺前官莊村設置了光伏建設的“月監測”機制,安裝光伏板、定期檢查光伏組件都有專人負責,農戶可以通過電話和信箱反應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當天來電溝通、及時協調解決,切實解決農戶后顧之憂,讓更多的農戶了解、接受并參與到光伏建設中來。
能源惠民,照亮振興之路
農戶是農村能源綠色發展的主力軍,了解他們對新能源的使用意愿尤為重要。實踐隊員走進村莊,看到光伏板整齊地鋪設在農戶的房屋頂部。張女士向實踐隊員熱情地介紹,“以前家里用電總擔心電費貴,總是燒煤,對環境也不好,現在好了,有了這光伏板,不僅電費省了,每年還能有不少收入呢!”張女士的親身經歷,正是沂水縣光伏建設惠及民生的生動寫照。

圖為寺前官莊村農戶房頂的光伏板。杜嘉潤 供圖
實踐隊員在與張女士的交談中得知,沂水縣的整縣分布式光伏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農戶可以通過租賃屋頂的方式獲取收益,有效提高農戶的光伏發電使用意愿。實踐隊員詢問張女士對于新能源使用帶來的變化時,張女士提到,往年麥收的時候,秸稈的處理方式是一燒了之,現在秸稈可以被縣里的環保公司收購,它不僅有了去處,還能增加我們的收入,我們也舍不得燒了。現在,村里一個個柴草堆不見了蹤影,周邊十里八村的農民都爭著賣秸稈。

圖為實踐隊員與張女士進行交談。周小雅 供圖
在改善村莊環境方面,新能源的應用效能也十分顯著。村委會工作人員提到,沂水縣把地埋式工藝污水處理產生的沼氣和畜禽糞便處置產生的沼氣作為重點,人畜糞便、生活污水、有機垃圾得到資源化、能源化綜合使用,既改善了農村衛生狀況,又大大降低了農村燃煤污染。實踐隊員發現垃圾分類站有序的分布在村莊的道路兩旁,村民李先生說,“先前大家不重視村莊的垃圾分類,在村委會的宣傳推廣下,我們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聽村委會工作人員說,這些垃圾會通過新能源進行資源再利用,一舉兩得。”實踐隊員認識到,新能源的應用不僅有效改善了村莊環境,還改變了農戶的傳統觀念,助力綠色農村的建設。
光伏發電建設筑牢寺前官莊村能源綠色轉型發展的根基,推動鄉村綠色低碳發展。寺前官莊村黨支部書記付雨敏說,在宣傳推廣光伏建設時,首先做好農戶的思想工作,針對農戶對于在屋頂上安裝光伏板會不會壓垮屋頂、會不會導致房屋漏水等關系農戶日常生活的問題,進行科學解答,采取安全的措施,在屋頂防止太陽能板之前,會安裝彩鋼瓦,增加房屋的結實性,從而打消農戶的疑慮,提高光伏發電建設的接受度。未來,寺前官莊村將繼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充分發揮綠色能源的優勢,以便更好地服務鄉村的生產和生活建設。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也應為鄉村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從日常的小事做起,例如向身邊的家人、朋友宣傳普及綠色能源,助力鄉村振興高效發展。(通訊員 董一冉)

圖為心系農情實踐隊員合照。李珂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