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應對災情做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小程序因其便捷性和實用性,成為人們生活工作的首要選擇。“眾援通”實踐團隊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同時受2023年夏季,河北省涿州地區和北京市門頭溝等地區由于連續極端強降雨引發的嚴重洪水災害的啟發,決定切實打造一個集一鍵呼救、精準定位、即時通訊、資源調度于一體的綜合性救援服務平臺——“眾援通”小程序。“眾援通”實踐團隊通過一系列調研、實地訪談、界面設計和程序開發等科技手段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壓緊壓實責任,抓實抓細落實,為防汛抗洪各項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眾援通”小程序名的三個字分別代表不同的理念,“眾”是眾志成城的互助精神,“援”是及時有效的援助行動,“通”是暢通無阻的信息交流。logo圖標是由六個箭頭組成的圓形旋轉結構。每個箭頭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這種設計傳達了‘眾志成城的互助精神’;箭頭指向中心的設計象征著各方力量的匯聚,共同向一個目標努力,表現了‘及時有效的救援行動’;六個箭頭形成的循環也反映了‘暢通無阻的信息交流’,體現了信息的流暢性和救援行動的連續性。
圖1 “眾援通”小程序logo圖標 韋祖昂攝
“眾援通”小程序集地圖、求救、施救和志愿功能為一體,當用戶遇到洪澇災害時,可以在地圖界面查看洪水受災地區信息和附近救援資源,并在求救界面填寫必要的求救信息,信息上傳成功后,將在平臺上迅速傳播。在施救界面,求救信息以紅、黃、橙、藍四種顏色的卡片形式展現,救援隊可點擊卡片查看信息并選擇施救。在志愿界面,用戶可點擊志愿任務報名參與到物資搬運等非專業性救援中。
“眾援通”小程序為克服成員分散、溝通不足等問題,組織內部每周定期開展全體會議并匯報工作,三個小組依此匯報工作成果,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并由負責人總結本周工作內容并計劃下一周的內容。
圖2 線上會議記錄照片 閆佳成攝
小程序開發的前期調研主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團隊線下調研前往2023年遭受洪水災害最嚴重的北京市門頭溝區南辛房村,面向當地村委會和居民不同的對象進行深入訪談,在村委會和村民的積極支持與配合下,我們收集到了寶貴的真實數據。線上平行比較各種類似小程序的功能板塊、頁面設置,收集了大量關于救援類小程序參考數據。這些數據為實時天氣狀況預測、救援平臺與志愿者服務功能、科普知識宣傳等板塊提供參考思路。
圖3 線下調研問卷與訪談記錄 閆佳成攝
圖4 北京市門頭溝區南辛房村災后照片 閆佳成攝
在程序開發最初階段,美工設計組首先根據最初理想的設想設計出界面設計初稿,接著根據團隊收集的大量寶貴數據與信息,結合用戶需求并參考線上調研結果,優化細節,豐富內容,添加界面主題顏色,為了確保界面的實用性和美觀性,且考慮到技術方面的可行性,美工設計組在與技術開發組多次商議溝通過后,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簡化界面,降低開發難度,形成界面設計定稿,后續工作則交由技術開發組的成員進行頁面實裝。
圖5 界面設計初稿 閆佳成攝
圖6 界面設計初稿 閆佳成攝
圖7 界面設計定稿 閆佳成攝
圖8 小程序頁面實裝 閆佳成攝
此外,為了擴大“眾援通”小程序的影響力,文案宣傳組創建了專門的公眾號平臺,定期發布小程序的開發進度和功能更新,目前共發布關于進度更新、調研結果、界面設計和洪澇災害自救指南四篇文章,瀏覽量可觀。未來我們還將分享用戶故事、救援案例和防災減災知識,以提高公眾對災害應對的認識和能力。
到目前為止,技術開發組已完成“眾援通”小程序主要界面的前端開發、確定了API接口,并完成了數據庫的構建。接下來,我們將著手后端邏輯實現,確保系統數據流轉和業務邏輯精準運行,同時優化數據庫以提高數據查詢和更新的速度,并加強數據安全性。功能模塊開發完成后,我們還將進行多輪集成測試以驗證其穩定性和性能,保證小程序功能完整且用戶體驗流暢。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崇高理念是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指導原則。秉承這一理念,“眾援通”小程序運用信息技術加強災后救助和恢復重建工作,打造了一個連接受災群眾、志愿者與救援隊伍的高效救援專門平臺,為全社會共同參與應急管理提供有力支撐。小程序的推出,不僅踐行了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災害救助工作的要求,而且展現了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它為我國災害應急管理領域注入了青春活力,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