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鄉村訪實情,與書記共謀發展新思路
首先,團隊前往銅廠村村委會,通過問卷調查、現場座談方式與村支書、村民面對面訪談,調研銅廠村產業的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據村支書田健鋆發介紹,銅廠村位于米籮鎮西南部,全村耕地面積27300畝,主產銅廠苞谷、洋芋、蕎子等糧食作物和烤煙、辣椒等經濟作物,特色產業有獼猴桃、刺梨等,現種植烤煙3000畝,獼猴桃826畝,其他精品水果1000余畝。在交談過程中,團隊成員了解到,銅廠村烏蒙鳳雞、綠殼雞蛋、獼猴桃等農產品雖然產量較高,但是由于缺乏電商專業人才、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農產品銷路局限、村民收入不高。由此,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為銅廠村針對性地提出了特色品牌打造、電商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入田地同交流,與村民共談發展新成就
隨后,團隊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辣椒種植基地、烤煙種植基地、獼猴桃產業園、烏蒙鳳雞養殖場,親身參與了種植辣椒、撿雞蛋等工作,與當地村民交流農作物種植與牲畜養殖的方法與經驗及如何提升種養殖效率和品質。其中,一位村民提出:“我們村里的農產品都是我們辛辛苦苦勞動了大半年的成果,品質都非常好,但是,沒有人愿意買,我看別人的產品都包裝的特別精美,你們能不能幫我們設計一個好看的包裝啊?”對此,團隊根據銅廠村設計要求,線上線下進行資料收集,收集包裝的市面常用形式、尺寸、包裝外觀設計等,對素材資料進行提取和整理,打造銅廠村特色農產品品牌。團隊巧妙地將銅廠村獨特的地域風情與文化底蘊融入包裝設計中,讓包裝成為講述當地故事、展現地域特色的生動載體。同時,成員們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依據對當地農產品的調研和分析,針對綠殼雞蛋、獼猴桃設計了三種包裝方案,并結合當地少數民族文化中的特色元素,以文化賦能來提高產品競爭力。團隊成員甘晨曦堅信:“通過這些富有創意與情懷的包裝設計,必定能讓銅廠村的農產品綻放新活力,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與青睞,為農戶帶來實打實的收益與喜悅。”
解難題促發展,共繪鄉村振興藍圖
最后,團隊為解決銅廠村人才專業能力不足、鄉村振興自主意識匱乏的問題,對村干部、村民進行鄉村振興案例分享、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培訓采取“理論學習+實操演示+案例分析+經驗分享”的方式進行,團隊成員王年華為當地村民講解了貴州省舍烹村、甘肅定西市馬鈴薯產業鄉村發展的典型案例,馬梓銘則圍繞“電商創業零基礎起號、視頻拍攝與剪輯、電商直播話術”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村民們積極與團隊成員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其中,一位創業村民表示:“我一直對電商感興趣,但由于缺乏相關的操作技術,遲遲不敢去嘗試。此次培訓不僅讓我見識到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多樣性以及發展機遇,同時也讓我有了走出第一步的勇氣。”
本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場深入的產業調研,更是助力銅廠村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團隊成員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既磨練了意志,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動手協作精神,還加深了團隊成員對農村實際情況的理解及對鄉村振興的認識,更鍛煉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銅廠村產業發展提出了針對性舉措。今后,團隊將繼續在心中厚植鄉村振興精神,在行動上助推產業發展,在精神上點燃助農激情,以務實之心下鄉,以勤勞之心助農,在田間地頭火熱實踐中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基層廣闊天地中實踐電商助農,加快鄉村產業振興,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