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大學校園里,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現象日益凸顯。不少學生上課時心不在焉,沉迷于手機或其他與課堂無關的活動;課后也不主動復習和預習,作業完成質量差。更有甚者,頻繁逃課,對學業成績漠不關心。為探究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原因,山東大學(威海)擁夢之旅“心”光燦爛實踐團就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心理困境的成因及對策展開研究。
團隊成員經過文獻調查發現,造成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現狀的因素眾多。其一,部分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對專業缺乏了解,入學后發現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自然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其二,大學的教學方式與高中有較大差異,老師不再時刻督促,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一些學生難以適應這種轉變,導致學習動力下降。其三,社會上的誘惑增多,網絡游戲、社交媒體等分散了學生的精力,使其難以專注于學習。其四,就業形勢嚴峻,一些學生覺得即使努力學習,也未必能找到理想工作,從而產生消極情緒。其五,一些家庭對孩子過度縱容,使其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其六,大學課程設置可能存在不合理之處,理論性過強,實踐環節不足,導致學生覺得所學知識枯燥無用。最后,校園的學習氛圍也會產生影響,如果周圍同學普遍缺乏學習熱情,個體也容易受到影響而喪失學習動力。綜上所述,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要解決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問題,需要學校、家庭和學生自身共同努力,明確目標,改進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責任感。擁夢之旅“心”光燦爛實踐團將深入研究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心理困境的成因,以期為改變大學生現狀提出有效的對策。
文/擁夢之旅“心”光燦爛實踐團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