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團首先與村支書進行交流,了解了岑梗村的歷史變遷以及紅軍過境時的感人故事。村支書回憶村中老人曾說過的話道:“紅軍到來時,他們不僅沒有打擾我們的生活,還幫助我們修路、打井,傳播平等互助的理念,這些事跡至今仍在村民中傳為佳話。”他指出,紅軍的行動深深影響了岑梗村的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紅軍精神成為了當地村民克服困難、追求進步的強大動力。

成員訪談苗族村落村支書(上圖)
隨后,調研團與多位村干部座談,探討了紅色文化如何在當代被傳承與發揚。村干部們分享了近年來舉辦的各種紀念活動,如紅色文化節、民族團結主題講座等,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村民對紅色歷史的認識,也促進了不同民族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

成員與村干部交流(上圖)
在與當地村民的交談中,調研團聽到了許多紅軍與村民間互幫互助的真實故事。一位年逾八旬的侗族老人激動地說:“那時候紅軍教我們種植技術,還一起慶祝節日,就像一家人一樣。”這些溫馨的記憶,生動詮釋了軍民魚水情深,紅軍與少數民族之間建立的深厚友誼。
調研團成員在訪談后表示,通過與岑梗村村支書、村干部及村民的深度交流,對紅色文化與民族團結的內涵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他們將整理這些珍貴的口述歷史資料,撰寫報告,為研究紅色文化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播與發展提供第一手資料。

成員與當地村民聊天(上圖)
此次在岑梗村的口述史采集活動,不僅為河海大學“黔行紅色·民族薪傳”社會實踐項目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加深了調研團成員對紅色歷史與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為促進紅色文化傳承與民族團結做出了積極貢獻。
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