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團赴黔啟程合影
教澤潤苗,啟智希望
實踐團成員在岑埂村開展多樣化、趣味化、個性化教學,為侗族、苗族的孩子們設計特色課程50余節,包括名著賞析、心理科普、科學實驗等。支教結束之際,成員們還與學生共同籌備并舉辦了一場富有苗侗民族特色的文藝匯演。從知識傳授到價值構建,全面推動孩子的健康成長。

支教團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段老師在上語文課
課余,實踐團深入岑埂村進行家訪調研4次,發放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問卷50余份,并建立河海大學大學生實踐基地。在與家長面對面的交談中,成員們細致詢問家庭經濟狀況、孩子學習條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困難,據此改進教學計劃,加強了實踐團與學生家庭之間的聯系。

支教團在玉葉家進行家訪
民族文脈,共融團結
7月21日,實踐團前往侗族牛耕部落開展實地調研,深入體驗傳統牛耕方式,親手學習非遺藍染工藝。通過與當地村民和非遺文化傳承人進行訪談、交流,成員們了解到侗族非遺文化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和傳承現狀。此外,在駐村書記吳曉的帶領下,成員們還欣賞了苗族傳統服飾和苗繡制作過程。這些經歷不僅加深了團隊對我國多元民族文化寶庫的認識,更激發了青年一代保護與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金老師與當地村民進行交流
根植鄉土,支教甘霖潤桃李;團結民族,非遺探訪承文脈。“黔行侗韻”田夢支教調研團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扎根岑埂村基層,在與少數民族村民和孩子的深入互動中搭建起一座連接不同文化背景的橋梁,促進了對彼此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互理解尊重,筑牢民族團結的堅固基石,發出教育振興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