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寧織造博物館以清代江寧織造沿革為主線詳細展示了江寧織造署的興衰脈絡,從清代歷任江寧織造簡表到“勤政堂”復原陳列,再到江寧行宮圖、相關建筑模型……通過參觀學習,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江寧織造府長達260多年的興衰歷史,感受到繁華背后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底蘊。漫步“云錦天衣”展館,穿梭于件件蹁躚的錦繡華服之中,透過華美繁復的花紋,仿佛能窺見歷史的厚重與浪漫。伴隨著志愿者的講解,成員們不禁被云錦工藝的精細復雜所震撼,更被云錦背后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匠人精神所打動。
走進現代產業,探尋科技賦能。在現代的南京,云錦已經成為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街頭的小攤,還是高檔的商場,都可以看到云錦的身影。它不僅僅是一種絲織品,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歷史,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南京云錦宜貢坊作為云錦生產廠家之一,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讓云錦煥發出無窮的魅力。一踏入云錦宜貢坊,成員們便被眼前華美壯觀的云錦制品所吸引。從精美的龍袍、鳳袍到各式各樣的云錦圍巾、手袋,傳統美感和現代產品的實用性相融合,既保留了云錦的傳統魅力,又賦予了它現代的活力。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成員們詳細了解了現代云錦產品的制作過程,包括絞絲、筒子絡絲、單絲打捻、并絲、復捻等復雜工序,以及最為關鍵的“挑花結本”技藝。通過參觀學習,團隊成員深入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無窮魅力,他們紛紛表示,定要學好科技文化知識,用科技賦能文化傳承,以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開展社區宣傳,彰顯青年擔當。為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踐團成員深入馬群街道潤康苑社區、泰山街道橋北社區廣泛開展主題宣講活動,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現場,實踐成員化身為云錦文化的傳播使者,手捧精美的云錦樣品,以生動的語言和互動的方式,向社區居民詳細介紹了云錦的歷史淵源、獨特工藝及藝術價值。通過講述云錦背后的故事,激發了在場居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保護意識。此次宣講活動不僅促進了云錦文化的普及,也加深了社區居民對本土文化遺產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精湛的民族工藝,博大精深的非遺文化,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靈。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用自己所學回饋社會,用行動宣傳、推廣云錦文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來自交運221班楊醫帆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