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食堂是面向老年群體而開展的養老惠民服務項目,依托現有各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會餐飲企業或新建、調劑服務用房,配建長者助餐服務設施等,綜合利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閑置房屋等資源,打造一批食材可溯、安全衛生、價格公道的標準化社區老年食堂(助餐服務點)。重點補齊農村、遠郊等助餐服務短板,支持當地養老服務機構、餐飲場所等增加助餐功能,推廣鄰里互助的助餐模式。豐富和創新助餐服務提供機制,因地制宜采取中央廚房、社區食堂、流動餐車等形式,降低運營成本,便利老年人就餐。滿足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不斷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
溫情滿溢,共筑和諧家園
實踐隊成員在進行志愿服務前,首先對響泉村配餐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實踐隊員開會制定了一份詳盡的調查問卷,旨在深入了解長者們對于食堂的期望、口味偏好、用餐時間等方面的需求。在響泉村,實踐隊員通過走訪的形式,挨家挨戶與村里的老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通過交流,實踐隊員了解到,相比于其他村,響泉村中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占比多,老人們的子女經常不在家而老人們自己也沒有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食堂在村子中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實踐隊員討論出具體的志愿服務計劃,引導并建立響泉村配餐服務體系。
首先,實踐隊員確定了活動的目標群體,即村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是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實踐隊員在長者食堂內充當志愿者的角色,在食堂內幫助工作人員打飯配餐,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最優的餐飲服務。隊員們還根據老年人的飲食特點和營養需求幫助食堂內工作人員一起制定了特殊的菜單,保證老人們三餐攝入的營養均衡。在實踐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的努力大大加快了響泉村長者食堂的建設。長者食堂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好處。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飯熱菜,減輕了家庭的養老負擔,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從此不必為老人的吃飯問題發愁。而且長者食堂還是一個社交場所,每天,老人們早早地就聚集在食堂,娛樂、拉家常,老年人群中容易產生的孤獨感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化解,F如今的響泉村長者食堂已然建立起上門配餐服務體系,吸引著眾多志愿者參與其中,成為淄博市石馬鎮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心出發,味暖響泉夕陽
在各位工作人員的配合和實踐隊員的共同努力下,這次針對長者食堂配餐服務建立的線下實踐活動得到圓滿成功。此次活動不僅有利于石馬鎮響泉村惠民養老政策的實施,還給村中的老人帶去了福祉。青少年一同參與長者食堂的建設與服務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通過實際行動,青少年們能夠深刻理解敬老愛老的意義,將傳統美德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形成積極的社會風尚。同時,在長者食堂中,青少年與老年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打破代際隔閡,增進不同年齡段人群之間的理解和尊重。青少年作為社區的一份子,他們的參與能夠營造出更加溫馨、和諧的社區氛圍,提升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最后,青少年參與長者食堂的建設,為養老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意,有助于推動養老服務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能夠促進養老服務模式的拓寬對社會發展和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