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校園網西安7月17電(通訊員韓樂)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根據西安外國語大學的部署安排,結合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實際決定在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開展“探終南山之景,觀民俗之姿”——鄠邑縣農民畫發展現狀調查研究暑期實踐活動。
西安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楓火的暑期實踐團隊達鄠邑區,帶著對戶縣農民畫深厚文化底蘊的濃厚興趣,制作了相關調查問卷,選擇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地點:戶縣農民畫展覽館周邊的村民聚居區、歷史悠久的南索村,以及以農民畫聞名遐邇的東韓村。通過在這三個地方的深入走訪與問卷調查,實踐團希望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戶縣農民畫的現狀與發展。
展覽館周邊的村民聚居區
抵達戶縣的第一站,實踐團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農民畫展覽館周邊的村民聚居區。這里,農民畫不僅是墻上的裝飾,更是村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們以一種近乎于呼吸般自然的方式融入了這個小社區。
在發放問卷之前,實踐團首先向村民們簡要介紹了此次調研的目的和意義,以及農民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村民們聽后,紛紛表示愿意配合工作,并表現出對農民畫濃厚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問卷發放過程中,實踐團遇到了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村民。有的老人是農民畫的忠實粉絲,他們不僅自己收藏農民畫作品,還經常向家人和朋友介紹農民畫的獨特魅力;有的年輕人則對農民畫抱有好奇和探究的心態,他們希望通過這次問卷了解更多關于農民畫的知識和背后的故事。
展覽館周邊村民填寫調查問卷。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李嘉欣 供圖
在填寫問卷時,實踐團注意到村民們對農民畫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他們能夠清晰地描述出農民畫的特點和風格,甚至能夠列舉出幾位知名的農民畫畫家及其代表作品。同時,村民們也表達了對農民畫未來發展的期許和建議,他們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農民畫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畫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通過與展覽館周邊村民的交流與問卷調查,實踐團初步感受到了農民畫在當地社區中的深厚基礎和廣泛影響,當然,這跟展覽館的教育、宣傳、推廣也有著一定的聯系。
南索村
告別展覽館周邊的村民后,實踐團驅車前往了歷史悠久的南索村。那里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文化底蘊深厚,是戶縣農民畫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在南索村,實踐團遇到了許多世代傳承農民畫技藝的老藝人。他們或在家中埋頭創作,或在村頭的老槐樹下與鄰里交流心得。當實踐團說明來意后,老藝人們熱情地邀請實踐團參觀他們的工作室,并向實踐團展示了他們的得意之作。
在發放問卷時,實踐團特別注重與老藝人們的深入交流。他們不僅詳細地回答了實踐團的問題,還主動分享了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老藝人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農民畫的熱愛與執著,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心靈描繪著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
同時,實踐團也向南索村的年輕村民發放了問卷。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并未直接從事農民畫創作,但他們對農民畫同樣抱有濃厚的興趣和關注。他們表示愿意學習農民畫技藝并為其傳承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對南索村村民的問卷調查與深入交流實踐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農民畫作為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蘊同時也感受到了村民們對農民畫傳承與發展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
南索村村民。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代媛媛 供圖
東韓村
最后一站實踐團來到了以農民畫聞名遐邇的東韓村。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農民畫創作整個村莊都洋溢著濃厚的藝術氛圍。
在東韓村實踐團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他們不僅積極配合實踐團的問卷調查還主動邀請實踐團參觀他們的家庭畫室觀看他們的創作過程。在村民們的家中實踐團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農民畫作品從田園風光到人物肖像從生活場景到神話傳說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生動的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在填寫問卷時村民們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參與度。他們不僅認真回答了每一個問題還主動向實踐團提出了許多關于農民畫發展的建議和意見。有的村民建議政府能夠舉辦更多的農民畫展覽和交流活動以促進農民畫的傳播與交流;有的村民則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農民畫產業的扶持力度提高農民畫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
通過與東韓村村民的深入交流與問卷調查實踐團深刻感受到了農民畫在這片土地上的蓬勃生機和無限潛力。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實踐團推動農民畫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東韓村村民。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代媛媛 供圖
此次深入戶縣的問卷調查實踐不僅讓實踐團收獲了寶貴的數據資料,更讓實踐團深刻感受到了農民畫這一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蘊。在未來的日子里實踐團將繼續關注農民畫的發展動態積極參與相關文化傳承活動為推動農民畫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實踐團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關注和支持農民畫這一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讓其在當代社會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