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聯四海,赤子情深——家國情懷的歷史回響


實踐隊在泉州僑批館研讀僑批(陳錦偉 攝)
步入滿載華僑記憶的泉州僑批館,緩緩拉開這次實踐之旅的序幕,一股濃厚的歷史氣息瞬間籠罩,無需言語,每一口呼吸都仿佛在與過往的時光對話。展柜中,一封封泛黃的僑批靜靜地躺著,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家書,更是跨越千山萬水,傳遞著華僑兒女對故土無盡思念的情感紐帶。那張用“勿忘國恥”信箋書寫的僑批,字字句句,在每位實踐隊員的心田上鐫刻下“家國天下”的深刻印記,激發著他們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在陳嘉庚紀念館,隊員們被這位偉大愛國華僑傳奇的一生深深震撼。從南洋艱辛創業到傾盡家財興辦教育,陳嘉庚充滿了對家國故土的深深眷念和拳拳熱愛,生動詮釋了“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深刻內涵。他猶如一座豐碑,激勵著一代代后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心系桑梓、報效社會。
海衛八方,矢志不渝——當代海防的壯麗詩篇
跨越歷史的煙云,實踐隊先后走進鄭成功、戚繼光紀念館。這里,時光仿佛凝固,英雄們的身影躍然眼前,他們保家衛國、矢志不渝的壯舉,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鄭成功以不屈不撓之志,抗清復臺,書寫了民族英雄的壯麗篇章;戚繼光則以鐵血丹心,橫掃倭寇,捍衛了海疆的安寧。這些事跡,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隊員們的心靈,激發了他們樹立崇高理想、勇擔時代重任的豪情壯志。

實踐隊員與泉州海警局執法隊員座談交流(賴衍欽 攝)
泉州海警局的實地探訪,更是讓隊員們感受到了新時代強軍建設的有力步伐。交談中,海警執法員們以親身經歷,講述了巡邏、執法、救援中的細節,那份勇敢與擔當,無不讓隊員們為之動容。在演練現場,海警執法員們以雷霆萬鈞之勢,展示了精湛的技能與非凡的膽識;在裝備展區,高科技裝備琳瑯滿目,讓隊員們深切體會科技強軍的累累碩果……海警執法員中不乏與隊員們年紀相仿的青年戰士,他們以超乎尋常的堅韌與豪情,展現出新時代青年“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的青春風采。
科技興海,創新驅動——海洋科技的璀璨星河
穿越歷史長廊,馬尾造船歷史陳列館猶如一本展開的史書,描繪了從“百年變局”波瀾壯闊到“船政制造”輝煌崛起的壯麗歷程,每一個展廳都是科技引領海洋進步的生動注解。古老船只模型靜默佇立,它們不僅是時間的低語,更是中華民族造船智慧跨越千年的見證。從簡陋獨木舟到風帆鼓脹的遠洋航船,再到蒸汽轟鳴的近代船舶及今日高效集裝的現代巨輪,每一次船型的更迭,都是技術飛躍的印記,凝聚著華夏兒女無盡的智慧與勇氣。這一幕幕,都昭示了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強大引擎與不竭源泉。

實踐隊深入晉江福大鮑魚場學習鮑魚養殖技術(徐彤 攝)
生態護藍,守護家園——綠色海洋的共同愿景


實踐隊在海洋三所鯨豚館觀察學習鯨豚標本(徐彤 攝)
從漳州市東山島到廈門下潭尾的紅樹林保護區,實踐隊員們切身體悟了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在東山二中標本館、海洋三所珊瑚館和鯨豚館等地,他們積極參與了珊瑚保育、海洋動物救助等環保活動,用實際行動為這片藍色家園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東山島紅樹林生態恢復項目的成功案例更是讓隊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課題研究的重要價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同種子般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激勵著隊員們將專業知識轉化為保護海洋的信心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發揮所學,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專業課題,依托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開展生態保護志愿活動,呼吁更多的人關注海洋生態保護事業,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藍色家園。他們相信,只有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才能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奮楫揚帆,勇立潮頭——向海圖強的青春篇章
十天的實踐之旅雖短,但實踐隊員們心中燃起了熾熱的家國情懷,以及建設海洋強國的藍色夢想卻如潮涌般生生不息,連綿不絕,一浪高過一浪。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入了解了福建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感悟到新時代海洋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偉大成就。隊員們運用視頻號、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精心打造了九堂生動有趣的微課,以獨特的視角講述“向海圖強”的福建故事。展望未來,這群滿懷夢想與激情的青年學子,將如同勇敢的海燕,翱翔于蔚藍海域,以青春為帆,奮斗為槳,矢志不渝地為祖國的海洋事業注入青春活力。無論是在浩瀚的海洋科研領域探索未知,還是在海洋保護一線守護藍色家園,亦或是在海洋經濟的浪潮中奮楫揚帆、勇立潮頭,他們都將以青春熱血書寫出靚麗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共同奏響向海圖強的時代篇章!(作者:羅晨港 王哲芳 吳雪君 楊東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