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伊始,吳佳玉從小處著手,就美術的基礎知識進行了了解,包括基本的繪畫步驟、如何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圖案以及作畫過程中對事物輪廓和明暗面的處理等問題。作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工筆畫學會理事、滄州工筆畫學會理事的韓寶華師承大家,針對以上問題事無巨細地傾囊相授。他特別指出,兒童作為畫作的受眾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情況,要根據實際情況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轉化,以一種兒童易于理解與吸收的方式輸出。
隨后,針對“畫樂器”項目的具體內容,吳佳玉向韓寶華請教了中國傳統樂器的繪畫步驟以及作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在此過程中對教學的輻射范圍有了更深層次的見解。融會貫通的韓寶華對中國傳統樂器也十分了解,“繪聲繪色”團隊隨即在大眾耳熟能詳的傳統樂器外加入了一些相對冷僻的樂器,如阮、琵琶、編鐘等,為的是將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帶到大眾尤其是民族的未來面前,使其在新時代亦能勇立潮頭,展現蓬勃生命力。
最后,落腳于本次社會實踐項目,吳佳玉向韓寶華展示了“畫樂器”的最新進展,也在配色、繪畫工具、畫面設置等方面得到了詳盡具體的改進意見,韓寶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力求為兒童有更好的交互體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訪談活動至此圓滿完成。
本次訪談活動對項目推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細小問題進行了及時解決或提前預防,成功地實現了美術在本項目中的作用最大化,以繪畫為支撐、將樂器做支點、與音樂相融合,為“從視覺角度出發,將2D涂鴉3D化,再將3D元件可聽化,鼓勵兒童發揮想象自由創造獨特新音源”夯實了堅定的基礎。與此同時,本項目將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以及國家大力倡導的“五育并舉”教育方針上展現山大學子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