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臨沂7月20日電(通訊員 劉佳輝)為深入研究糧食主產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采納意愿及影響因素,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2024年7月18日,曲阜師范大學心系農情實踐隊前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與當地村委和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農業節水灌溉的發展之路。
積極推動變革,助力農業節水
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關鍵。為了深入了解劉湖村在農業節水灌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以及村干部們為推動節水灌溉技術所付出的努力,村支書劉書記熱情地協助實踐隊員開展實地調研,詳細介紹劉湖村當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情況。
當天上午,劉書記在村委會接待了實踐隊員。劉書記介紹說:“我們劉湖村一直以來都是郯城縣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土地廣袤,灌溉用水需求較大。然而,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傳統的灌溉方式已經難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們積極探索并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

圖為村干部與實踐隊員交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佳輝 攝
發展特色農業,取得顯著成效
除了介紹劉湖村的總體情況,在走訪農田的過程中,劉書記還向實踐隊員展示了村里采用的各種節水灌溉設備,并詳細闡述了其帶來的顯著效益。劉湖村以糧食種植為主,近年來積極引進了滴灌、微噴灌等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努力打造“高效節水農業示范村”。同時,通過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綜合效益。
劉書記自豪地說道:“采用節水灌溉技術后,不僅大大節約了水資源,還顯著提高了糧食的產量和品質。村里種植的優質小麥、水稻等農產品,在市場上備受青睞,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實踐隊員在調研中也向劉書記提出了進一步加強技術培訓、完善設備維護機制的建議,以確保節水灌溉技術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圖為劉湖村村內灌溉設備。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佳輝 攝
分析現有問題,尋求難點突破
整合隨訪與劉書記的談話資料,實踐隊員發現劉湖村在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部分農民對新技術的認知不足,擔心初期投入成本過高和技術操作復雜;部分灌溉設備的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影響了節水效果的充分發揮。
劉書記對于劉湖村的發展總結出三個“關”,即關注、關心、關聯。“關注,就是要時刻關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最新動態,及時引進適合本村的新技術;關心,就是要關心農民在采用新技術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關聯,就是要將節水灌溉技術與農業產業發展緊密關聯起來,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村內采用節水設備種植的茶葉。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佳輝 攝
鄉村農民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力量,在村里的隨訪中實踐隊員了解到,劉湖村從過去大水漫灌的傳統方式到如今逐步普及節水灌溉技術,村里做出了諸多努力。首先加大了對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讓農民充分了解節水灌溉的重要性和優勢;然后組織農民參加專業的技術培訓,邀請專家現場指導,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還給予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的農戶一定的補貼和獎勵,降低他們的成本負擔。此外,村里成立了專門的技術服務小組,定期對灌溉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受訪村民紛紛表示,和以前相比,農業生產方式更加科學合理,水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收入也有了明顯增加。
規劃鄉村未來,共赴光明前景
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廣泛應用,劉湖村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未來,村里將繼續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投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技術的覆蓋范圍。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引進和創新節水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此外,還將通過發展農業觀光、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延伸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業的多元化發展。

圖為心系農情實踐隊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曾麗蓉 攝
本次社會實踐聚焦于糧食主產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實踐隊員通過實地調研發現,農業節水灌溉技術不僅有效節約了水資源,還提升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采用節水灌溉后,土壤濕潤度更均勻,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同時也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在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曲阜師范大學心系農情實踐隊全體成員定當肩負時代重任,以昂揚的斗志投身實踐,憑借創新的思維和行動,為糧食主產區的繁榮發展增添強勁的動力與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