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愛國主義精神,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兵團故事和石大故事,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近日,石河子大學赴第十四師二二四團三連依法治國宣講社會實踐團與連隊職工共同開展了民族團結主題愛國主義觀影活動。
團隊成員與當地群眾共同觀看影片 安淑格攝
鑄牢石榴籽精神,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影片《父親在遠方》作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講述了上海援疆知青姜萬富在新疆昆侖山腳下無私奉獻43年,為當地少數民族同胞提供醫療服務并結下深厚感情的故事,體現了那一代人“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和行動,更展現了不同民族之間深厚的情感和共同奮斗的精神,深刻詮釋了民族團結的內涵和時代價值,洋溢著民族之光、大愛之美、價值之重、敬畏之深。
此次觀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圍繞國家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旨在引導當地群眾尊重各民族之間差異、接納多元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尊重、欣賞和學習,進一步增強各民族群眾團結進步的共同體意識,營造各民族相親相愛一家親的濃厚氛圍。
團隊成員與當地群眾共同觀看影片 安淑格攝
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互相分享了觀影心得,邵奇表示:“各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從雄偉的長城到廣袤的草原,從奔騰的黃河到秀麗的山川,每一處都銘刻著各民族共同奮斗的足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我深刻認識到了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團隊成員與當地群眾共同觀看影片 安淑格攝
民族同枝,團結繁花。本次觀影使連隊職工和實踐成員對民族團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深厚情誼,營造了各民族團結的良好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三連書記商玉柱表示連隊將一如既往地為當地少數民族同志謀幸福、辦實事、解難題,凝聚民族團結精神,進一步打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和諧社會。
作者:石河子大學法學院赴十四師二二四團三連依法治國宣講社會實踐團 來源:大學生校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