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景區,映入眼簾的便是路兩邊一排排蒼翠欲滴的紅豆杉林。微風從林間穿過,陽光斑駁,清脆的鳥鳴不絕于耳,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實踐隊成員跟隨副書記一路深入林中,看見了景區開設的各種創意環保的互動項目。供游客林中小憩的吊床、游玩捕魚的小溪、唱歌野炊的營地......豐富的項目承載著山野樂趣,讓人應接不暇。

在紅豆杉文化長廊中,副書記指著墻上的圖片,向實踐隊成員介紹了紅豆杉的用途價值及相關產品,如紅豆杉皮、紅豆杉葉、復方紅豆杉膠囊、紅豆杉木雕、紅豆杉藥材等。紅豆杉,這一珍稀樹種,不僅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著稱,更蘊含著豐富的經濟價值與藥用價值。紅豆杉皮、紅豆杉葉,皆是提取紫杉醇等抗癌藥物的重要原料;復方紅豆杉膠囊,則是現代醫學利用紅豆杉精華研制而成的抗癌良藥。

下關村副書記向實踐隊成員介紹道:“紅豆杉屬于淺根植物,它的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國已將其列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被譽為“植物大熊貓”。聯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他又看向紅豆杉林,說:“紅豆杉可以提煉紫杉醇,所以是國際上公認的防癌抗癌藥劑,同時又是國家一類保護樹種。紅豆杉的紅豆,宛如南國的相思豆,外紅里艷,可以寄托人們的相思。紅豆杉得名也是因為它長著與紅豆一樣的果實,故得名紅豆杉。”

紅豆溪谷的旅程,不僅讓實踐隊成員們領略了紅豆杉的生態之美與經濟價值,更深刻體會到了下關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智慧與堅持。下關村依托紅豆杉種植基地,大力發展生態產業,不僅保護了當地的綠水青山,更為村民開辟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徑。通過發展紅豆杉相關產業,如旅游觀光、文化體驗、藥材加工等,下關村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這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而西財學子們也將繼續躬身實踐,學以致用,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
助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