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融情伴童心,青春助夢行
風吹葉動,春暉照前路。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國際漢語教育學院“尋繹青年之志,助力鄉韻壩芒”鄉村振興促進團攜手秀山縣彩虹社工與壩芒學習中心開展“融情伴童心,青春助夢行”支教活動。此次活動受當地領導高度重視、獲得當地群眾熱烈歡迎,反響良好。

(圖為:實踐團與當地青少年合影留念 潘楨玥攝)
跳進思政故事的旅行
為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與主人翁精神,豐富青少年的思政知識儲備。實踐團成員圍繞壩芒當地的紅軍文化向當地青少年介紹國旗、團旗、黨旗的基本知識以及抗美援朝戰役的基本情況。

(圖為:實踐團成員組織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動畫 潘楨玥攝)

(圖為:小朋友們認真聽講 潘楨玥攝)
穿越千年,趣說甲骨
一片甲骨美千年,三千文明耀中華。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文化血脈,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為當地青少年講解甲骨文的前世今生。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課堂效果顯著。

(圖為:實踐團成員講解甲骨文知識 潘楨玥攝)

(圖為:小朋友積極舉手發言 潘楨玥攝)
茶百味,韻萬千
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為弘揚中華茶文化,培養中華文化傳承新人,實踐團成員結合創新創業項目“茶百味——以茶修身,印刻茶道之本”,為同學們講解茶禮、展示茶的沖泡過程、繪制茶具、制作創新奶茶。同學們品嘗紅茶、白茶、普洱三大茶類。“姐姐,沒想到茶能這么好喝,一點也不苦。”品嘗紅茶后,有同學發出感嘆。

(圖為:實踐團成員展示茶藝)
心靈百寶箱,成長不慌張
情緒來來去去,而你依然是你。實踐團關心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鼓勵同學們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幫助同學們認識情緒調節管理情緒,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實踐團成員分發便簽紙,協助同學們寫下自己心中的小煩惱或小美好。同學們在便簽紙上寫下自己的小情緒,仔仔細細折疊好,投放到情緒紙箱中。

(圖為:實踐團帶領同學們開展暖場游戲)

(圖為:小朋友寫下“小煩惱”)
“今天支教的姐姐給我們講了很有意思的課,我很開心。”
——扎著羊角辮的小妹妹
“我沒有朋友,非常孤單。”
——穿著公主裙的女生
“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對我很好,我很愛你們。”
——喜歡打籃球的小朋友
“媽媽給我買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很可愛,我會照顧好它的。”
——新晉兔子“姐姐”
——扎著羊角辮的小妹妹
“我沒有朋友,非常孤單。”
——穿著公主裙的女生
“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對我很好,我很愛你們。”
——喜歡打籃球的小朋友
“媽媽給我買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很可愛,我會照顧好它的。”
——新晉兔子“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