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課程引領夢想啟航
團隊深知,在信息化時代,科技教育對于鄉村孩子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團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既具前瞻性又接地氣的計算機特色課程,旨在打破地域限制,讓鄉村學子也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科技教育資源,為當地學生點亮了一盞通往科技未來的明燈。從基礎的計算機操作到進階的編程入門,從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再到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特色課程的成功開展,不僅讓學生們對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激發了他們探索科技奧秘、追求科學夢想的熱情。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編程,就像打開了一個神奇的新世界!原來編程這么好玩,我以前都沒想到呢!”一位來自鄉村的學生激動地說。
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習熱情
本次支教活動,團隊打破傳統課堂壁壘,摒棄了“一刀切”的大班授課方式,創新性地采用“一對五分組授課”模式,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個性化學習需求的精準對接。在“一對五分組授課”模式下,老師們能夠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確保了每位學生都能直接接觸到電腦,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從實踐中掌握電腦使用的各項技能,進行一對一的精準指導和個性化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關注與指導。
通過小班化、高互動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課堂不再枯燥,而是變得生動有趣,知識在師生間的每一次互動中自然流淌。
情系留守兒童,關懷溫暖人心
團隊深知留守兒童群體的特殊需求,他們不僅僅是一群需要知識灌溉的學生,更是渴望關愛與陪伴的孩子。因此,在傳授基礎學科知識的同時,團隊成員巧妙融入豐富多彩的藝術類課程,如繪畫、舞蹈與手工制作,旨在用藝術的色彩點亮孩子們的世界,激發他們內心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給予了他們更多的心理關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書育人,以愛為先”的深刻內涵。在支教實踐中,團隊成員們深刻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們心靈的引路人。他們與學生打成一片,共同參與各項活動,用耐心、細心和愛心構建起一座座信任的橋梁。
課間時分,成員們主動加入同學們的游戲之中,與孩子們一同奔跑、歡笑,課間休息變得生動有趣,師生之間的關系悄然升溫。在游戲中,孩子們不再畏懼老師的威嚴,而是將他們視為可以信賴的朋友和伙伴。老師們也能更進一步傾聽孩子們的想法,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進一步加深了對每位學生的了解。這種深入的交流與互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社交能力,也讓他們感受到了被尊重與被重視的喜悅。

圖為學生們展示繪畫課作品 楊金艷 供圖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安全工作是支教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石。團隊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通過專題講座、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學生普及了交通安全、校園安全、居家安全等基礎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團隊還設立了安全員制度,由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成員擔任安全員,負責每日的安全巡查與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校園環境的和諧穩定。
在放學這一關鍵時段,安全員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堅守在校門口,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離校情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家長的接送下安全離校。對于那些暫時無人接送的學生,安全員會耐心地陪伴他們等待,直到家長到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孩子們安全的重視與守護。
此外,團隊還建立了家校聯系群,這一平臺成為了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梁。放學后,家長需在群內及時報備孩子已安全到家,這一舉措不僅讓家長更加放心,也讓團隊能夠全面掌握學生的離校后動態,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安全都處在有效的監管之下。
在為期三天的時間內,團隊不僅順利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計算機特色課程,還在教學模式創新、留守兒童關懷及校園安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當地教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未來,團隊也將繼續秉持“傳遞知識,播種希望”的宗旨,不斷探索與實踐,為更多孩子帶去知識的光芒與成長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