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盡可能覆蓋不同年齡層的人群,我隊采用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首先,設計了一份包含多個與幸福感有關的問題的問卷,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進行發放。同時,我與隊友們還深入到社區、學校、企業等場所,與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對面的交流。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首先對社區中的老人們開展了調查,歷經風霜的他們比旁人更深刻的體會到國家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生活質量提升。在其中一位老人與我們的對話中她更多的提及了之前生活中的各個困難,衣食住行無不受限,能活下去是他們當時最大的想法。可在如此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仍有讓她幸福感滿滿的事情——家庭的陪伴。家庭的避風港,在外收到的一切挫折與磨難,當回到家時就煙消云散了。在這位老人的眼中,孩子們幸福了,她就幸福了。而如今吃穿用度無不提升,從土房搬到了窗明幾凈的樓房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但她覺得好像在滿足之后有稍顯空虛,原來是子女忙于事業不曾陪伴在她的左右。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社區內老人進行采訪調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夏敏婷供圖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的陪伴,親人的相聚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一項。在當代社會中,國家的快速發展使得全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20年的全面小康的成果更表示著人民,社會,國家正朝著好的方向前進著。人民的學習工作也越來越“卷”,陪伴在家人的時間也越來越短,這并不利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孩子們需要來自家人的教導,從而得以成長;成年人工作一天的疲憊也需要家人來緩解;老年人因退休或疾病而“困”于家中時,也需要家人來陪伴左右。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商場中,對年輕人也展開了調查。其中一位年輕人是一個二次元愛好者。她對于幸福感的體會更多的是來自于她的興趣愛好是否能過實現,在她看來,社會的快速進步和對多元化的包容,讓她們的愛好得以更好的發展和呈現。在不違法亂紀的基礎上,他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豐富自己的內涵,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商場內年輕人進行采訪調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張一凡供圖
隨后,經過對問卷數據的整理和深度訪談的總結,我們發現以下幾個關鍵點: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健康的身體都是幸福的基石。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許多中年人和老年人表示,他們在生活中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身體的健康狀況;家庭關系是影響幸福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強調了家人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經濟狀況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并非絕對。雖然物質上的滿足可以帶來一定的幸福感,但并非決定性因素。很多人表示,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質上的豐富更能給人帶來快樂;個人成長和社交關系也對幸福感產生積極影響。個人在職業或興趣領域取得成就,以及與朋友、同事或社區建立良好社交關系,都能增強人們的幸福感。
基于調查結果,我們得出以下結論:人民的幸福感是多維度的,它不僅僅取決于物質條件,更多的是與個人的身心健康、家庭關系、經濟狀況、個人成長和社交關系等因素相關。因此,提升人民的幸福感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重視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識。政府和社會組織應加強健康教育,鼓勵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強化家庭價值觀的引導和教育。家庭是幸福的港灣,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家庭幸福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人民提供穩定的經濟環境。政府應繼續加大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確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鼓勵個人發展與社交互動。提供更多的個人發展機會和社區活動平臺,幫助人們實現自我價值并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通過媒體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實現是體現在人民幸福上的。只有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促進國家的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感更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國家、社會各界人士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訊員 葛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