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實踐隊調研組胡文嬌、楊佩儒、范俊凱、劉樹安在山東省壽光市營里鎮進行了調研參觀與深度訪談。在訪談進行前,營里鎮副鎮長牟明海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了新農人產業聯盟會客廳。牟明海通過聯盟會客廳的展示,介紹了新農人群體在當地因地制宜得到具體化發展的情況,展現了“壽光模式”在當地所具有的生命力。




圖為實踐隊在參觀糧視界(壽光)糧食專業合作社與訪談人員交流
此外,社會實踐隊的成員張婉鈺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王泗鎮五家社區和廟灣村、顧奕祺于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鄭家橋村、時政峰于河南省新鄉市西孟莊、陳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區、張雨菲于甘肅省西和縣西峪鄉分別展開實踐調研。實踐隊員通過走訪社區居民和進行線上線下問卷調查了解了居民對新農人的概念的認識,以及居民普遍擁有的對于新農人的態度,直接面對面地向公眾傳遞有關新農人群體及其認同感的知識。這種方式可以提供更加具體、實用的案例分析和解決方案,使參與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此外,通過與實踐隊員的互動交流,居民們可以提出問題并得到及時解答,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通過對這些省份的問卷調查,為新農人身份的認同狀況的分析提供了數據。在城市文化擴展的背景下,新農人構建身份認同和擴大群體面臨危機。而實踐隊成員的宣傳為自己所在的社區認識了解新農人群體起到了良好的積極作用,從長遠來看,有利于減少外部群體對新農人群體的負面因素。

圖為實踐隊成員張雨菲在甘肅省西和縣西峪縣開展調研

圖為實踐隊成員張婉鈺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王泗鎮開展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