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涼山州金陽縣,群山險崖間點綴著綠油油的青花椒,彌漫著濃郁又清香的花椒氣息。在這花椒豐收的時節,我們團隊首先來到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的三力豐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這里坐落著金陽縣花椒產銷的領頭企業“金陽縣鼎雷花椒貿易有限公司”。我們跟隨著公司創始人——雷林學長的腳步,前往加工車間一探青花椒的生產過程。
青花椒平時是餐桌上的調味料,更是彝族鄉親們生活的支柱。老農們那粗糙皴裂的雙手,如今熟練地操作著現代化的機器設備,進行摘果、揀果、凈果、送果的工作。看到老一輩摘椒人解放出來的笑容,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諦。科技的引進和應用使得這個傳統的勞動變得更加輕松和高效,同時也提高了產量和品質,特色產業和政企合作的模式是奏響鄉村振興了的“交響曲”。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花椒深加工設備現場。
在金陽青花椒現代農業產業博覽館中,我們的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當地花椒產業的發展歷程。這里的每一條簡介都展示了金陽與青花椒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當地農民堅韌的農耕精神為這片土地帶來的幸福果實。
在我看來,“金陽與青花椒的幸福之果”源于金陽縣農民們長年不懈的耕耘,使幸福的果實源源不斷。而博覽館里的照片,展示著歷任村書記的辛勤勞作和務實擔當,他們雙腳扎根于這片沃土,專注地注視著茁壯的椒樹。他們懷揣堅定的信念,傳承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的精神,成為最好的精神教材。
盡管金陽的鄉親們生活在相對落后的物質條件下,但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對生活的執著追求,并表達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與期許。他們的堅持不僅僅是為了謀生,更是為了守護他們眼中的幸福,用勤勞的雙手耕耘著生他們長他們的土地,用智慧的財富創造更多價值。他們的付出不只是對自己和家人的關愛,也為社區和國家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從他們收獲的笑容中,我們領悟到了實踐與勞動的真諦。勞動不僅是獲取物質財富的手段,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追求物質享受、高薪高職,而很少關注勞動的意義和價值。然而,當我親身參與這片土地的耕作時,我明白了勞動如何塑造一個人的品格和內涵,如何讓人更加踏實和自信。

圖為實踐團隊正在了解花椒的種植過程。
通過對金陽縣花椒產業實踐的了解,我深刻領悟到了彝族同胞的淳樸熱情。與當地鄉親交流期間,他們總是會詳盡地講解,指導我們應該從哪條路上山,提醒哪座山可能發生落石,指出哪座山頭的花椒收成最佳。
逐漸熟絡之后,鄉親們的言行中透露出對未來生活的渴望。他們關心農業技術,希望通過提高技術水平增加花椒產量和改善生活。我也在川藏高原的小縣城生活過,那里因陽光充足而有“太陽谷”之稱,非常適宜核桃生長。然而,與金陽縣不同,由于未能跟上技術引進的步伐,至今仍然依賴傳統剝皮方,無法成為獨當一面的產業鏈條。這讓團隊成員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必須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培養農民的新技能。只有這樣,金陽縣成功的經驗才能在其他地方也結出豐碩的果實,讓阿婆被核桃皮染黑的雙手,也能捧起嫩白的核桃仁。

圖為實踐團隊在燈廠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合影。
通過這次“三下鄉”活動,團隊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涼山州花椒種植基地巨大的潛力,以及其內部蘊含的堅韌和創新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農民們面臨著艱苦的生活,卻對美好未來滿懷期待。而在政府、企業和農民們共同努力下,涼山的花椒產業現在和未來也一定能持續呈現勃勃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