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7月 23日,學校組織開展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來,從赤水河到紀念塔,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斗的痕跡,仿佛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趟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此次紅色之旅對于我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圖為實踐隊員觀看紀念園介紹 楊佳麗供圖)
在出發前,雖然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猜測,卻還是沒有想到,我們的革命圣地赤水,生活竟還是如此的艱苦。我們的黨十分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多項政策,不斷的支持的老區的發展,一個個現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設,我想,不會過多長時間,這里將是另一番景象。
再走長征路,就是飲水思源。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當年,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正是和使命的集中體現。今天,我們的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變好了,更要牢記初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們。
再走長征路,是接受精神和思想上的洗禮,更有動力奮進。對于廣大新聞工作者來說,實地到長征路上走一走,聽一聽紅軍的英勇經歷,體悟長征精神,更能講述好黨和人民魚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把干部群眾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展現出來,把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熱情干勁調動起來,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精神力量。
長征的正確領導主要體現在糾正了自身在路線上的失誤、化解了可能面臨的危險,從而為戰勝敵人和自然艱險打下了基礎。遵義會議結束了上世紀30年代初期在黨內占據主導地位的"左"傾教條主義和機會主義錯誤,使黨在思想、政治、組織、軍事上都回到正確的方向,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四渡赤水紀念園紀念畫 楊佳麗供圖)
生死關頭的考驗所凝結的智慧是最可寶貴的,由此也進一步夯定了思想建黨和政治建黨的取向,長征的偉大正在于它對黨和黨領的軍隊進行了深刻鍛造,為以后的革命斗爭造就了一批合格的領導骨干。相較之下,同時期的國民黨,軍閥習氣嚴重,內部派系林立,"中央軍"和各路軍閥各懷鬼胎,根本沒有實現集中統一。如此不同的兩個黨、兩支軍隊,日后自然會有不同的命運。
長征也使全黨全軍進一步貼近了群眾。沿途經過了許多民族地區,讓黨與人民群眾有了更廣泛的交往,對于中國的實際有了更切實深刻的認知。這就使黨更堅定地相信,要解決中國的問題,一定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群眾路線,堅持獨立自主,從實際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出發,制定更加靈活務實的戰略與政策。

(圖為實踐隊員在四渡赤水紀念塔前留念 楊佳麗供圖)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紅軍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干部都能發揮一點革命精神,那么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后備力量。
(通訊員楊佳麗 張昀姝 游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