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陌生的土地傾注熱忱與關愛,和素未謀面的孩子產生命運的羈絆,深入了解鄉村教學,用微薄之力實現教育幫扶,以“莫問收獲,但問耕耘,播撒希望,點亮一方”的團隊精神扎根農村,情系農村兒童,助力鄉村振興,是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赴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牛欒村小學支教的初心。轉眼之間,為期12天的支教生活已經圓滿結束,7月15日,團隊成員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踏上歸程。
晨曦初露,山中的霧氣還未完全消散,休息整頓了一晚的“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已開始了本次社會實踐的收尾工作。為提高工作效率,團隊成員分為兩組對牛欒村小學的校園環境進行清掃工作:第一組負責將各個教室打掃干凈,把桌椅歸回原位,為新學期同學們的正常學習做好保障;第二組的任務則是清掃校園的其余范圍,為小學師生留下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團隊成員將校園的每一處都認真清掃,這既是他們內心責任感的外在體現,也是他們對于這12天支教生活的最后答卷。

(圖為團隊成員打掃校園衛生。羅海菲 攝。)
整理過后,牛欒村小學老師與團隊成員進行了簡要交流。談話中,他們一起回顧了團隊成員們的支教日常,老師對團隊成員的工作成果表示了肯定,替牛欒村小學的孩子們向團隊成員表示感謝,感謝團隊成員帶給了他們豐富的知識,給他們的暑期生活帶來了一段美好的回憶。他們相信這段難得的經歷將會在牛欒村小學孩子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學習中每每回憶起這段經歷都會感到發自內心的溫暖。同時,“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也表示,此次支教的順利進行不是一方努力的成果,它的成功同樣離不開牛欒村師生的理解配合,正是在團隊與牛欒村、牛欒村小學的通力協作下,此次支教才能完美謝幕。

(圖為牛欒村老師與“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進行交流。羅海菲 攝。)
啟程時分雖是周末,仍有許多學生與家長來到校園與團隊成員告別,有些學生騎著單車,跟在離別的大巴后,嘴里不斷地重復高喊著“老師再見”,直到村口,他們才停下了腳步向老師揮手告別。“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望著他們的身影,不禁發自內心地生出不舍之情,同時也在心里默默地祝愿這群大山中的孩子,能成長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學子,不負個人青春,不負家長期許,在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圖為“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離別啟程。羅海菲 攝。)
腳步丈量鄉村野徑,實踐揮撒青春汗水。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懷抱的不僅僅是熱愛,更多是使命與擔當。12天的支教生活使團隊成員們與牛欒村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離別時分,成員們百感交集,希望牛欒村的孩子們在未來,能夠獨立、堅強、溫暖、明亮,成為剛健自信、胸懷天下、擔當有為的新時代青年。
時間:2023-09-02 作者:羅海菲 陳靈琪 來源:學校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