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弘揚優秀傳統,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的同時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鍛煉自我的社會實踐潛力。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就應有為人民服務的理想,2023年7月20日,無錫商院會計金融學院會計2211班泰褲辣團隊前往無錫某處敬老院走訪慰問。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些老人在這兒住的時間長短不一,有剛來的,也有已經住了好幾年的,他們都準備在這兒養老了。接著,我們自愿幫助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做了一次大掃除。隨后我們挨個看望了老人們,給老人們送去了溫暖。
老人們平日里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物質,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噓寒問暖,那才是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 里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在回來時大家都笑容滿面地說:“來到這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煉,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全社會關愛老人的行動遠沒有結束。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們的苦楚難處,用自己所學去解決老人們遇到的問題,這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事,將自己的活力釋放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承擔社會責任所帶來的充實感。
社會實踐活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通過此次實踐活動,一方面培養了我們關愛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夠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愛社會上的老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