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后許家村村支書帶領隊伍參觀村里蘋果、櫻桃種植區。剛到達種植區,有位隊員就好奇的詢問起了村里果樹種植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村支書答道,后許家村作廟后鎮代化農業的探索先驅,秉持“從創新中謀發展”的態度,竭盡所能,從模式的創新、技術的實踐、人才的培育等方面,服務于整個蘋果、櫻桃種植產業鏈,探索現代化農業的新模式。首次參觀如此現代化的鄉村果樹種植模式,隊員們對種植模式都十分好奇,村支書解答道,果園使用整山管道滴灌系統、多功能防護網等現代化農業技術,在建設及果園日常管理中,積極與國內優秀果園管理咨詢公司和農科類高校進行深度合作,引入國內外先進生產管理經驗與現代化生產設備,在汲取先進經驗的同時,不斷完善具有鄉村特色的現代化果園管理方案。一方面與青島農業大學技術團隊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將先進的種植技術與后許家村蘋果基地特點相結合,另一方面村里引進先進滴灌技術,采用壓力補償的方法,提高施水、施肥的準確性。與此同時一位隊員提出能否分享一下農業種植與鄉村建設相結合的經驗。村支書回答道, “傳統文化為體,科學技術為用”是后許家村建設的基本理念,并以利他精神為核心。中國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漫長的探索道路。后許家村自知力量微薄,因而希望能夠通過推己及人的方式,將利他的精神輻射出去,影響更多的農業人才和企業家。同時,后許家村也期望與大學、科研機構、同行一起,攜手共進,從一個點出發,向整個地區擴散,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接下來隊員們與村支書以及村兩委成員開展座談會。實踐團隊員提出青年是否能擔當起未來農業的重任。段艷欣老師指出當今農業發展的現狀,也提出未來農業將會更加現代化、智能化,呼吁隊員們可以堅守初心,為三農事業做出貢獻,將來也來到像后許家村這樣的現代農業建設地區,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貢獻自己的力量。村支書鼓勵隊員們能抓住機會,勇作新時代農業領軍人物。隨后隊員們與村支書對農業生產合作社方面展開討論。支書提出村里正在籌劃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設,預計明年,整個后許家村的農業生產將都變成由合作社經營的生產模式。
下午,實踐團隊員們走進每村里的每家每戶,大家邀請村里的村民填寫關于鄉村振興的調查問卷,在走訪調查過程中,實踐團隊員們感受到了后許家村記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起到的帶頭作用,也感受到了村民們渴望脫貧致富,奔赴小康社會的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有隊員向村民提出在農業生產當中哪方面最困難。有位村民答道,由于本的耕地類型大部分是不平整的山地,在農業生產的大部分過程中,大部分農業機器不適合此生產環境,導致生產效率大大降低。后許家村逐漸致力于成為一個集休閑觀光、采摘、旅游為一體的現代鄉村。圖為實踐團在村民家里與村民交談。中國大學生網通訊員 吳源朋 供圖
在進行完走訪調查后,隊員們感觸頗多,一位隊員提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重要的一環便是土地流轉,那么如何說服老百姓放心地把土地交到合作社手中?村支書表示,起初村民們以及一些老黨員也對這一決策持懷疑態度,在經歷一年半的實地考察后,根據農民意見做出了與當地實際情況相契合的方案。在交流的最后,有位隊員注意到村里年輕人很少,幾乎全部都是中老年留守在村子里,不少同學表示,未來農業的發展需要更多新鮮血液的注入,自己也會更加努力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