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現代制茶產業技術,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不忘初心,精于專業,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赴威海鄉村振興實踐服務團于7月8日在專業指導教師陳旭,學術指導教師黃永紅、段艷欣的帶領下來到了威海市威茗茶葉有限公司。實踐團先參觀茶葉生產基地,學習操作制茶工序,后由企業負責人帶領實踐隊伍參觀茶園生產狀況。在實踐團參觀過程中,青島農大園藝學院黨委書記隋成竹、園藝學院黨委副書記孫海濤、園藝學院副院長張新富等學院領導來到威茗茶葉公司看望同學社會實踐的進展情況。
首先,實踐團在陳旭老師、黃永紅老師、段艷欣老師的帶領下到達威海市威茗茶葉有限公司的茶葉生產車間,由公司相關技術人員為團隊介紹其公司茶葉的生產工序。實踐團隊隊員表示,在茶學專業課上學過茶葉的生產工序,明白課本上的知識最終是為了投入到生產中去的。
實踐團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茶葉的炒制車間。據講解員介紹,公司所有茶葉全都是人工炒制的,不存在添加添加劑等情況。此種炒制方法可以使茶葉的茶多酚含量保留到最大值,提升茶葉泡出來的色香味。實踐團成員向提負責人問:“制茶工序中哪一步是最為重要的一步?”講解員說:“在制茶工序中,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驟,少了哪一步都無法做出來品質優良的茶葉。”隨后講解員又向隊員們介紹了制茶工序中的萎凋、烘干等步驟的具體操作方式。
在參觀完車間后,實踐團來到茶葉公司的茶園,與當地茶農展開學習交流。開始,茶農首先向實踐團隊隊員介紹了茶葉的栽培方式、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采茶的方法等。
在實踐團參觀過程中,青島農大園藝學院黨委書記隋成竹、園藝學院黨委副書記孫海濤、園藝學院副院長張新富等學院領導來到威茗茶葉公司看望同學社會實踐的進展情況。威茗茶葉公司負責人帶領學院領導和同學們來到會客廳,為學院領導和同學們提供了公司所生產的綠茶和紅茶。同時向實踐團隊員講解泡茶最好使用“無根水”,既山泉水、露水等天然的水。
參觀的最后,隊員向公司負責人提出公司如何發展以及是否考慮與第三產業相結合。公司負責人回復到:“對于與第三產業的結合,公司面向威海市展開威茗茶葉進萬家活動,將公司生產的茶葉大力推廣到市民家中。同時開展文化節等相關活動,讓外界社會了解茶產業的具體發展情況與光明前景。
鄉村振興是一場艱苦而漫長的跋涉,不僅需要資金,政策,人才的支持,更離不開鄉土文化的代代傳承,就像公司負責人在交流中指出,在老齡化愈加嚴重的趨勢下,未來的農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原本采茶、炒茶等步驟會逐步被機器替代。隨后,團隊成員觀看了威海威茗茶葉公司的宣傳視頻,視頻中介紹到,威茗茶葉生產片區探索實行“紅色黨建+金色產業+綠色治理”發展模式,同時發展一二三產業,依托本地企業,帶動當地農民共同經營,形成產業化片區,早日實現共同富裕。將產業振興做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實現農業生產產業化、科技化。在實踐隊員問到公司的人才需求時,負責人回答道:“技術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都需要,更希望看到的是真正熱愛農業,熱愛茶學,愿意躬身為農業服務的年輕人。”陳旭老師指出:“希望培養出來的農科人才是有知識、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人才。” 黃永紅老師也提到:“希望每位同學都盡早確立未來的發展方向,無論是考研還是從事其他的工作,都要有目標,堅定的朝著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