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調查問卷結果統計圖
由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可知,
- 青年參與的社區服務類型豐富多樣,有幫扶弱小型、維護治安型、衛生服務型等。其中青年所做最多的就是為老服務和便民服務,分別為62.04%和53.28%,數量超過調查總人數的一半。究其原因如下,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老齡化趨勢逐年明顯,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青年正值有朝氣、有干勁、正義善良的時候,再加上大部分青年家中有老人的疼愛,因此也就更愿意投身于為老服務中去。同時,社會始終致力于增強青年責任感,鼓勵廣大青年積極主動地幫助和關愛弱勢群體。便民服務是最廣泛、最常見的一種服務。調查得知,青年可以通過打掃衛生、社區宣傳、防火防災知識講解等活動參與到便民服務中去,這與其他社區服務相比更便捷也更具可操作性。其中最少的就是社區治安服務,僅占統計結果的29.2%,青年作為本身還需要保護的一代,防范意識和警覺意識都還比較薄弱,故參與治安服務的人員較少。
- 部分問卷結果統計顯示,青年參與社區服務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在受調查群體中,分別有22.63%的青年認為“組織機構不夠健全,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完善”和“缺乏專門的培訓、指導”是阻礙他們進一步進行社區服務的大難題。目前,很少有社區設置專門的機構對志愿服務進行系統管理, 社會主要通過學校組織對青年志愿者們進行管理。有不少青年反映,在社區的志愿活動中,管理志愿者的社區機構大多為臨時成立的,志愿活動結束后,機構便隨之解散,因此缺乏系統有效的管理制度與人員分配辦法。志愿服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僅僅只有熱情是不夠的,因此在參加志愿服務之前,應該進行必要的培訓,例如社區服務的基礎知識,溝通技巧,服務技巧等等。這些培訓可以提高志愿者的能力,同時使志愿者更熱衷于志愿服務。
- 在調查問卷顯示結果中,85.4%的青年認為社區服務是青年應當做的工作,只有1.46%的青年認為社區服務是根本不值得去做的工作;對于是否愿意進行社區服務,91.97%的人是持接受態度的,只有8.03%的人是持拒絕態度的。這反映出絕大部分的青年支持進行志愿社區服務,表示未來志愿社區服務活動具有良好的光景;中國青年將奉獻二字牢記于心,深深植入自己的血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