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農,擁抱情懷”暑期實踐團四道河子村實踐行
來自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的“走進三農,擁抱情懷”暑期實踐團趕赴遼寧省大連市四道河子村進行實地探訪調查。團隊由來自不同學部院的9名本科生組成,旨在前往農村地區參與實際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解決活動,以增進對農村現狀的了解,并為農村地區的發展和改善做出貢獻。
7月16日-17日,團隊成員前往北樂大市場、三道灣和故居庭院三地進行采訪調研。北樂大市場負責人陳靜接受采訪時表示:市場給村子帶來的收入不會因為旅游季有太大的波動。意味著普通的文旅產業無法很好的帶動北樂村的經濟發展,這是值得關注的一點。
7月18日,實踐團再次前往三道灣進行更詳細的參觀調研。在水云澗度假景區附近,三道灣合作社的隋書記對合作社的三種產業模式水上游樂園、果園、產品粗加工等進行介紹,也講述了合作社的前后經歷和經驗分享。無論是書記還是村民,大家都向著共同致富的目標共同進步,打破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
7月19日,團隊成員集體前往北樂大市場和四棱山廣場,受當地政府委托分組進行了對于“大連普惠保”目前普及狀況的實地調研工作。大連普惠保具有“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額、連社保、連專屬”等特征。團隊成員分為三組分別對民眾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采訪。
7月20日-21日,前往三十里堡和四道河子村的特色蘋果園進行探訪。三十里堡的沙土地貌,為蘋果的生長創造了先天優勢,四道河子的水土也很適合蘋果生長,團隊成員和果園種植農姜叔等人進行了交流,了解到果園的經營現狀與緊迫問題。隨著交流的深入,我們也了解到現今當地果農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如銷路不通,需求量低;果園打理人老齡化嚴重,產量低等。成員還在參觀過程中采訪了一位林廠的老廠長。廠長用在三十里堡工作數十年的經驗,生動地講述了干群關系在護林工作的重要性,在廠長與村民們打交道的過程中,村民們的思想發生了從“薅羊毛”到主動護林的重大轉變。在林廠同志們與當地老鄉們的守護下,三十里堡的森林面積不斷增大,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為文旅、農旅事業的金山銀山創造了綠水青山的先決條件。
7月22日,團隊成員前往關向應紀念館進行參觀。關向應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高級指揮員。團隊成員在參觀過程中十分投入,深入實地、在實踐中了解三農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的志向在了解了關向應同志的故事后更加堅定。時代的接力棒交接到我們手中,我們更應踔厲奮發。
本次三農實踐結束了,但團隊成員的行動從未停止,我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將情懷融入鄉村振興。加油吧,三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