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團師生走進當地龍頭企業“天源蒜業有限公司”,在辦公室王主任帶領下,實地調研了企業全流程經營管理業務,感受到企業的標準化業態下的高質量發展。團隊師生還進入到企業冷庫內部,零距離感受了大蒜出入庫的整個過程。

調研走訪過程中,王主任向調研團的師生全面介紹了宿羊山鎮大蒜種植業的發展現狀。宿羊山鎮大蒜大面積種植已有近40年的歷史,全鎮常年種植大蒜近10萬畝,輻射帶動周邊大蒜連片種植80萬畝,是中國三大大蒜主產區之一。為解決大蒜在種植收獲后的受潮、發霉、發芽等一系列問題,當地農戶會對大蒜進行及時的去皮處理,而后迅速售賣到當地企業,進入企業的冷庫進行低溫冷藏。但企業收購的大蒜數量越多,其面臨的收益風險也隨之增高,不僅冷藏儲存的每個大型冷庫建設和運行所需花費巨大,而且影響大蒜行情的各種不穩定因素,也讓企業承擔著巨額虧損的風險。好在當地政府積極采取各項幫扶措施,支持企業發展,保證了當地大蒜種植、收購、存儲與售賣整個產業鏈的正常運行。

據宿羊山村黨總支書記岑永利介紹:宿羊山鎮作為國家地理標志“邳州白蒜”的主產區,當地黨委政府大力發展大蒜相關產業,依托全鎮9.3萬畝優質出口大蒜種植基地,經過十多年的悉心發展,培育出徐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3家。近年來,宿羊山鎮堅持以大蒜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抓手,積極構建農產品加工集聚高地,優化民生基礎建設,走出了一條決勝小康、鄉村振興特色產業路。
經過此次走訪,調研團師生們充分認識到黨和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高度重視,認識到“贏得民心、守住人心,是黨和國家一切事業興旺發達的決定性要素”,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團結人民,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