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塑造精致城市,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精致城市,遇見日照“實踐隊于2023年7月3日來到日照市人防大廈進行此次社會實踐。日照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樹立新的目標,并不斷探索發展之路。為建造精致城市,日照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實踐隊員們也發現了人防大廈在建設精致城市中的多種作用。
人防大廈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人防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人防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游客的人防科學思想、急救方法和愛國精神。
人防大廈由消防安全展區、地震展區、交通安全展區等支撐主題構成。以自然及人為災害為主題,結合災害的特征,從學習災害的科學知識,到最大限度利用建筑空間,生動地再現被火災、泥石流及地震等破壞的城市受災狀況,以科學數據為基礎,進行具有震撼力的災害應對行動的體驗。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人防大廈的推廣還是存在現有規模與社會需求的問題。如何推動人防大廈持續發展?隨著國家國力不斷提升,廣大公眾的人防意識不斷提高、使人防大廈現有規模與社會需求不斷增加的問題日益突出。一方面,節假日的接待量大大超過原設計接待能力,超負荷的接待工作隱藏著安全隱患和學習效果差等諸多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應試教育與科技館素質教育之間存在的差異,導致人防大廈日觀眾量極不均衡。每周一至周五學生上課時間,人防大廈游客稀少。除寒暑假外,這個時間段科技館展廳相當于閑置狀態、造成資源的浪費。加強宣傳、通過網絡。媒體、報紙。等方式對科技館進行宣傳,加深市民對人防大廈的印象。同時開展演講,多次在學校開展類似活動、使學生了解科技、對科技產生興趣,從而增加科技館的參觀人數。
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建設人防大廈的熱潮,如何才能將人防大廈建設運營與城市文化品質建設相結合?科普確實是人防大廈的核心要素,但是科普不能成為人防大廈的全部訴求。建設人防大廈,不要過多糾結于內容框架,應以更高的視點來看待建設定位,把人防大廈建設和城市品質發展及市民幸福指數提升結合起來,將其翻譯成一個城市發展的“語言”。
當下,不少中小型人防大廈面臨面積小、經費少、人手缺的局面,如何解決?建設中小型科技館人防大廈的關鍵還得回落到科普展品上,科普展品要有寓教于樂的作用,才能成為科技館的命脈所系。我認為,一個好的科普展品要有‘五好’特性,就是好奇、好看、好玩、好管、好修。適合于中小型科技館的展品,一定要注重與教育活動的結合,人氣旺不旺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另外,中小型科技館建設還要懂得‘留白’,有獨立的可開展教育活動的空間,為中小學校提供科技教育場所。”
走訪了人防大廈后,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了人防大廈的作用。同時也從深度思考了人防大廈現存的問題以及人防大廈建設與建設精致城市之間的關系。“精致城市,遇見日照”社會實踐隊將進一步深入推進調研,為日照探尋精致城市之路尋找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