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7月11日,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

實踐團通過觀看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傾聽一個個故事,了解原山林場建場近60年來保護生態、發展創新的歷程。 從20世紀五十年代寸草不生、怪石嶙峋到現在的萬畝林海、鳥語花香,原山林場的變化是當地林場人歷經三代耕耘勞作的成果。在1957年建廠之初,林場全部家當僅為百把鎬頭百把锨,僅靠驢馱水桶來爬山,也正是憑著這些原始的工具,在幾任林場廠長帶領下,一草一木的栽種、養護,使林場逐漸成型。“愛原山無私奉獻,建原山勇挑重擔”正是當時原山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天,原山林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樹為全國林草戰線的一面旗幟和全國國有林場改革的現實樣板。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林業英雄、原山林場原黨委書記孫建博,帶領原山林場千余名職工聽黨話、跟黨走,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艱苦奮斗,使原山林場從負債4009萬元,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0億元、年收入過億元,成為集生態林業、森林旅游、教育培訓、文化產業、林下經濟等五大業務板塊于一體的新型林場。

建場66年來,原山林場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僅在石灰巖山地鑄就了一座荒山變林海的綠色豐碑、實現了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美麗嬗變,而且在長期的干事創業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原山精神:對黨忠誠、勇于擔當的政治品格,使命至上、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直面困難、改革創新的果敢勇氣,勇立潮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以德治場、凝心聚力的管理理念。

在原山艱苦創業紀念館,大家觀看了原山創業歷程,深入了解了原山林場由弱到強、跨越發展的艱苦創業歷程,教育基地的每一幅圖片背后,皆有著感人的創業故事,每一個林場人的背后,皆是對原山沉甸甸的愛。原山林場以黨的精神作為引領,一步一個腳印,讓青山綠水變為金山銀山。原山林場“千難萬難,相信黨、依靠黨就不難”的堅定信念和“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過日子、一起奔小康”的“一家人”精神更是令實踐團成員印象深刻。
最后,大家決定在原山林場工作人員入職宣誓的地方合影留念,紛紛表示今后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遇到什么挫折逆境,都要有原山人“敢教荒山變青山,用紅色信念守護原山”的精神,保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工作的熱情,無私奉獻、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