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特色鄉鎮展區的下化鄉板塊。
下化鄉位于我市西北隅,北接鄉寧,西隔黃河與陜西韓城相望,是全市唯一的山區煤炭鄉。礦產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獨特。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關愛下,9個行政村已有5個村實施移民搬遷工程進城享受跟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新路徑。

圖為特色鄉鎮展區的下化鄉板塊。
下化鄉位于我市西北隅,北接鄉寧,西隔黃河與陜西韓城相望,是全市唯一的山區煤炭鄉。礦產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獨特。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關愛下,9個行政村已有5個村實施移民搬遷工程進城享受跟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新路徑。

圖為特色鄉鎮展區的趙家莊街道板塊。
趙家莊街道位于河津市中東部,下轄14個行政村、21個基層黨組織,國土面積55.6平方公里,耕地5.5萬畝,人口3.4萬,黨員980名。以打造“紅色趙家、活力趙家、富饒趙家、舒美趙家、良治趙家”為牽引,以“東糧業、中工業、西商貿”為路徑,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趙家莊,是一片紅色的沃土,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革命年代,戰士們與淳樸的趙家莊人民結下了深厚的魚水情誼,村民節衣縮食,捐軍糧、納軍鞋、做軍衣、抬擔架、上戰場,無數革命志士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繼,無不為之動容。

圖為特色鄉鎮展區的陽村街道板塊。
陽村街道南依汾水,西瀕黃河,下轄8個行政村2.3萬余口人,轄區總面積111.4平方公里,境內水源豐富,灘涂廣闊,耕地及灘涂面積達10萬余畝,是河津人民的“菜籃子”、“糧袋子”、“果盤子”。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陽村街道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為契機,強黨建,興產業,重文旅,優生態,促改革,厚民生,保穩定,在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穩步前進!

圖為特色鄉鎮展區的柴家鎮板塊。
柴家鎮位于河津之南、汾水之濱。這里是歷史文化重鎮,商周時期耿國曾在此立國達700年之久,創造輝煌燦爛的古耿文化,河津古稱“耿”即來源于此; 這里是宜居宜業名鎮,古河津八景、麟島八景中,柴家獨占5席; 這里還是遠近聞名的“管樂之鄉”,鄉土音樂家組成的“農民管樂隊”常年活躍于晉南地區,他們的管樂聲響徹在田間地頭、村舍農院,將幸福生活的樂章一次次奏響。
作為農業產業強鎮,黨的偉大旗幟在產業發展一線高高飄揚,柴家兒女在在黨的領導下辦合作行社,發張“特優”農業,實現了集體群眾“雙增收”。他們探索政經分離、打造鄉村小游園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們開展“強網格創品牌”創新行動,打造“四又”網格化服務品牌不斷提升基層網格治理能力水平;嘉山植滿樹,翠綠滿人間,他們深入推進生態建設,植樹造林增新綠,立志讓天更藍、水更清、生態更優美,人民更幸福。

圖為團隊在河津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