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燈謎窺其妙,文化融合振鄉村
——數科2104支部星瀾隊赴汕頭銅盂中學暑期社會實踐特色課程
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104支部星瀾暑期社會隊以“遠征支教提‘數’質,賦能潮陽促振興”為主題,通過開展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和鄉土文化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激勵學生為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數科2104支部星瀾隊赴汕頭銅盂中學暑期社會實踐特色課程
2023年7月17日,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104支部星瀾隊的支教老師們帶領汕頭市銅盂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在線上順利開展夏令營第二天的四門課程,包括《剪紙中的數學》、《燈謎課》、《音樂課》、《鄉村振興主題班會》。老師們發揮專業優勢及自身特長,以滿載的熱情教授學生,課堂上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與老師互動。
感受剪紙藝術,發現數學之美
上午8:30,《剪紙中的數學》課堂上,許曉晗老師通過紅雙喜的故事引入課程內容,讓學生動手裁剪雙喜,從中探究剪紙背后蘊含的數學知識。

圖1 許曉晗老師講解如何剪出盡可能大的圓圈
最后,許曉晗老師帶領學生再次回顧了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學生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體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數學思維能力,還進一步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傳統文化的緊密聯系。許曉晗老師的精心設計和引導,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
弘揚燈謎習俗,薪傳潮汕文化
第二門課程《燈謎課》于上午9:30拉開序幕。邱莎鑫老師首先給同學們簡要介紹了燈謎的結構、注意事項和模式等基礎知識,為同學們理解燈謎的規則和背后的文化內涵打下堅實基礎。

圖2 邱莎鑫老師與同學們互動猜燈謎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燈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進一步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潮汕本地文化的博大精深。
躍動音符,魅力夏日
上午10:30,王恬老師帶領同學們開啟了《音樂課》課程。課堂上,王恬老師首先向同學們講解了氣息訓練的重要性,并通過計時吸吐氣和爬音階訓練的方式帶領大家進行實踐。這些訓練不僅有助于提高同學們的唱功,還能夠增強他們的氣息控制能力,從而使同學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唱歌的技巧。此外,王恬老師還向同學們普及了頭胸聲、真假聲的概念、區別與聯系,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轉換真假聲。實踐環節同學們踴躍開麥參與互動,營造了十分活躍的課堂氛圍。通過此次音樂課,學生們初步認識并能夠辨別歌曲中的真聲和假聲,領略到了聲樂的魅力。

圖3 王恬老師帶學生進行聽辨真假聲轉換練習
扶智扶志星瀾,鄉村色彩斑斕
下午14:30,《鄉村振興》主題班會上,黃雨嬌老師帶領學生們深入研讀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定義、指導思想、統籌規劃以及重大意義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同時為了更好地呈現鄉村振興的情況,黃雨嬌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三個相關視頻:一個是關于藍天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的視頻,另一個是介紹潮州文化的視頻,其中提到了潮陽文化的三個瑰寶:笛管音樂、英歌舞和剪紙;最后一個視頻則介紹了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在文化、教育、語言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不僅如此,黃雨嬌老師還結合自己家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以及自身的感受,引導同學們將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在具體實例中體會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作用和意義。同學們都認真聽講,積極回答黃雨嬌老師提出的問題,分享自己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見解。相信本次鄉村振興主題班會,能夠加深學生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進一步激發出對潮汕鄉村建設和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自身鄉村建設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圖4 黃雨嬌老師結合潮陽文化講解鄉村振興戰略
此外,黃雨嬌老師還設立了一個“老師樹洞時間”,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們也借此機會向老師傾訴了他們在學習上所面臨的壓力,而黃雨嬌老師則耐心傾聽并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學生們還對大學生活和高中生活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并向老師提問有關高中和大學生活的問題。在得到黃雨嬌老師的解答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至此,夏令營第二天的課程到這里就結束了。“剪紙燈謎窺其妙,文化融合振鄉村”貫穿這一天的課程,同學們不但領略了剪紙中的數學奧妙,認識了潮汕本地的燈謎文化,還真切體驗了頭胸聲、真假聲以及真假聲轉換的樂理知識,深入研讀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內容。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有所收獲,希望同學們對今天的課程有所思考、總結、領悟與提升,學以致用,努力成長為更加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祖國發展與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稿人:肖駿杰
來稿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104支部赴汕頭市銅盂中學服務隊
二〇二三年七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