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準備,了解日照城市發展前身
日照市博物館創建于1986年,隨著日照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的需要而設立,是一座地區綜合性博物館。日照市博物館內設有日照史前文化陳列、日照夏商周文化陳列、日照漢代文化陳列、日照記憶陳列、日照歷史名人陳列五個專題陳列,一個綜合性臨展廳及社教體驗區等。
日照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極為豐富,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等歷代文化遺物,還有距今數萬年的舊石器時代的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銅器、錢幣等。尤以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器物最為豐富,重要藏品有龍山時期高柄鏤孔蛋殼黑陶杯、陶鬻等器物。其中東海峪遺址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杯,曾作為全國珍貴文物在1992年《全國文物精品展》中展出。
學習參觀,深刻日照城市發展歷程
實踐隊員們一走進博物館就立刻感受到來自于這座沿海城市的獨特魅力,感受到源于歷史深處的文化脈絡與精神感召。日照這座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的城市,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理想棲息地。考古發現證明,早在數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日照這片土地上繁行生息;到新石器時代,大漢口文化發現的圖像文字成為文明產生的火花;龍山文化的蛋殼陶則是中國制陶史上的瑰寶。日照先民創造的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在中華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具有突出卓越貢獻。
走進博物館進入參觀區,日照考古歷程陳列于眼前,各種文化遺址遍布日照各地,其中著名的龍山文化以其先進的農業、養殖業顯著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龍山文化的稻作遺存分布廣泛,反映了在當時社會生產模式為以水稻種植為主結合粟稻混合種植模式。這不僅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反應了日照與其他地區如江淮下游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在博物館耕作農具陳列有序,石鐮、石刀是當時先進生產方式發展的重要體現。同時當地釀酒文化盛行,從陵陽河遺址墓葬中發掘眾多陶器,其中與飲酒有關的物件如單耳環、高柄杯占絕大部分,由此可證明當時地區的釀酒業發達及飲酒之風盛行。此些文化烙印有助于作為日照城市軟實力支撐,進而能夠推動城市文化發展。圖為實踐隊員參觀龍山文化遺址照片。
同時實踐隊隊員在日照市博物館開展調研工作。通過聆聽博物館講解介紹與參觀博物館歷史珍藏,挖掘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在當今精致城市建設中的前進動力,并將歷史與城市社會相結合,探索精致日照的發展之路。在博物館內進行實踐時,實踐隊隊員們就文化該如何保護、發展、弘揚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不僅探討關于博物館的了解與看法,并且將精致城市建設與弘揚文化歷史結合。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城市規劃照片。
走進歷史,感悟日照城市發展內涵
記憶是傳承的源頭,傳承是文化的延續。歷史有力地訴說著日照不僅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年輕的現代海濱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文明城市,這也將成為建設日照精致城市的文化支撐。站在歷史的潮頭回首,數不清的陶器、石器、青銅器,數不清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的文化遺跡在此展出,這才構成現如今日照城市建設的完整文化脈絡。日照市博物館通過陳列一系列專題展品,向人們展現日照的歷史變遷、文化的燦爛輝煌。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實踐隊員以此追溯歷史記憶,承擔建設精致城市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