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焦作圖書館外景照片)

(圖為圖書館時間安排)
據了解,竹林七賢是指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焦作修武縣,可能為現今云臺山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團隊首先的調查目標是七人中最有名的人物——嵇康,成員們調查發現,作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不少富有哲理性的玄學論著和文詞優美的憤世嫉俗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當時的時代思想。整個研究過程中最吸引成員們的就是《嵇康集》,它既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文學和哲學著作,也是一部很有影響的教育思想論著,其中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聲無哀樂論》《養生論》《難自然好學論》《家誡》及《太師箴》等篇,以玄學思想武器猛烈抨擊了被扭曲了的儒家教育,否定經學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反映時代要求的個性解放和反對禮法名教的進步教育主張,在利用和改造老莊思想的基礎上,開拓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理論。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為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內容,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此次實踐活動,是一次對中華文明的探索工程,對于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增強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
通訊員及聯系方式:閆如潔 1833611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