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紅色記憶,接續復興使命
為了解萍鄉紅色文化,學習先烈光輝事跡,同時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7月10日,南昌工程學院“刀工畫筆繪贛西,擎畫宏偉造藍圖”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來到江西省萍鄉市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盧德銘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安源路礦工人紀念館,實踐團成員駐足細看,一件件文物,一段段生動的歷史故事,再次把大家帶進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安源工人運動時期那段動蕩的歷史。安源是塊紅色的熱土,它是中國工人運動策源地。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并取得完全勝利的工人運動,是中國工人革命史上永彪史冊的壯舉,激發了全國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實踐團來到盧德銘烈士紀念館,參觀歷史留下的記憶,感受盧德銘烈士為革命事業而獻身的偉大精神。在講解員的介紹下,眾人了解到:盧德銘作為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犧牲時年僅二十二歲,雖然他的一生很短暫,但他所表現出來的才干卻讓后人為之贊嘆,眾人認真聆聽盧德銘的故事,對盧德銘烈士致以深深的敬意。
“就是因為有無數像盧德銘這樣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的革命人士,他們拋頭顱、撒熱血,一個個用血肉之軀換來新中國的勝利,是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實踐團成員趙敏說。
最后眾人來到盧德銘紀念碑前佇立鞠躬,緬懷革命先烈。

實踐團全體成員深受教育,加深了對歷史和革命精神的理解,紛紛表示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繼承好革命先烈遺志,履職盡責,為推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自流井再立新功。
(文/李剛林 圖/郭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