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克凱:做一面永遠鮮紅的旗幟
為汲取榜樣力量,追尋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7月8日,合肥學院赴繁昌縣中分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于安徽省蕪湖市中分村近距離接觸老黨員,對退休老黨員強克凱進行了專訪。老黨員,中華民族的先鋒,他們是黨的輝煌歷史的重要象征,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的見證者和傳承者。他們的存在,如同層層霧靄中的燈塔,照亮著我們的道路,激勵著廣大青年團員和群眾心靈。
強克凱黨齡50年,曾獲得過“光榮在黨50年”、蕪湖市“最美五老”等榮譽稱號,退休后仍對參加黨的活動和老年大學學習保持充分的熱情。擔任退休支部支委、局關工委主任期間,把關心下一代工作作為黨賦予的一項新的任務,致力于師生的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

思黨員使命,感中分變遷
關于怎樣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強克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共產黨員要按照黨章要求,切切實實做到為人民服務,表現在具體行動中,比如在艱苦的歲月里,要主動獻身,吃苦在前,享樂在后。”隨后,他娓娓道來:當譚震林司令駐守在中分村時,當地的條件極其艱苦,資源匱乏,裝備落后。然而,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譚震林并未退縮,貫徹了黨領導群眾、依靠群眾的路線,最終取得了勝利。在平時的工作中,他堅定地認為,要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到哪里需要他,他就應該去哪里,黨員應該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戰斗堡壘。
對于中分村的變化,強克凱也感慨萬千:“在我們小的時候,各方面條件都很差,隨著我們黨執政以來,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今天繁榮向上,已經很不容易了,村民的生活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而且向小康更高層次的邁進,這個變化是很大的。”他曾到訪中分村多次,每一次的踏足都能察覺到顯著的進步。記憶回溯至十年前,那時他首次到訪中分村,當時的發展并未能盡如人意。然而,如今,中分村的進步速度飛快,尤以美好鄉村建設方面的成果更是令人贊嘆。不僅彰顯了黨對農村工作的深遠關懷,更表明了中分村的發展打開了新的篇章。

關愛下一代, 賦青年期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是國家與民族長遠利益的需要。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強克凱堅定地站在青少年的身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他們的關愛和責任。他積極參與法制宣傳進校園、食品安全進校園等活動,接連舉辦四屆青少年書畫展,組織青少年在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參加愛國主義教育。他的行動,發揮了作為老黨員的余熱,為青少年送去了溫暖。他說:“開展青少年活動,首先要了解青少年想什么,他們想什么,我們再做什么,而不是我們閉門造車,想搞什么活動就干什么活動,如果不喜歡,他們就參與的積極性就不高。”
采訪的最后,強克凱又對當代青年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青年們,主要是大學生,現在要好好學習。這個幸福的年代,來之不易。希望你們大學生珍惜時光,增強本領,為我們第二個一百年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