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臨沂12月29日電(通訊員孫忠實)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屬于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而在這一階段,新型農業不斷發展,誕生出不同類型的相關農業。為了進一步研究新型農業的發展情況,特別是深究農業水肥一體化的發展情況。2022年12月29日,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社會實踐調研隊隊員們在各地市利用分發調查問卷和采訪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調研,收集到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并總結出了新時代下對于水肥一體化的研究與認識。對部分居民的農業發展觀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對未來新型農業的發展與進步有了新的認知。
在此次社會實踐中,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初步得出了人們對于新型農業發展水平的認知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重視。在所進行的采訪中,受訪者大多數為中老年人,職業多偏向多元化。因受網絡等各方面渠道的影響,對農業水肥一體化等內容相對更加重視。在對受訪者的采訪中可以發現,人們對于農業的關注度具有普遍性。對于水肥一體化的認知,人們的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結合來看其定義大致相同。水肥一體化技術,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水肥一體化是借助壓力系統(或地形自然落差),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和特點,配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生長區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同時根據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環境和養分含量狀況,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需肥規律情況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設計,把水分、養分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
而在調查研究中,對新型農業的發展情況有了具體詳細的了解認知,對于該技術的發展應用有了更明確的認知。該項技術適宜于有井、水庫、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質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設或有條件建設微灌設施的區域推廣應用。主要適用于設施農業栽培、果園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經濟作物栽培,以及經濟效益較好的其他作物。
而在研究過程中,對于水肥一體化的優勢認知在采訪調查中都能有所了解。項技術的優點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養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較干的表土層易引起的揮發損失、溶解慢,最終肥效發揮慢的問題;尤其避免了銨態和尿素態氮肥施在地表揮發損失的問題,既節約氮肥又有利于環境保護。所以水肥一體化技術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據華南農業大學張承林教授研究,灌溉施肥體系比常規施肥節省肥料50%~70%;同時,大大降低了設施蔬菜和果園中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由于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人為定量調控,滿足作物在關健生育期“吃飽喝足”的需要,杜絕了任何缺素癥狀,因而在生產上可達到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均良好的目標。總之,水肥一體化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節本增效的實用技術,在有條件的農區只要前期的投資解決,又有技術力量支持,推廣應用起來將成為助農增收的一項有效措施。
通過本次的社會實踐,認識到農業發展的進程不僅僅止步于此。新型農業的飛速發展是當今時代下農業不斷進步的反應。農業的發展需要科技的輔助,而要加大對農業的幫扶力度,才會真正意義上幫助農業有所真進步。
社會實踐過后,調研成員們對受訪結果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上相關的結論和想法,也互相交換了對水肥一體化的個人看法。對新時代下新型農業的相關發展情況有了新的認識,促進自身全面發展的同時緊跟時代熱點,進而能夠更加積極地推動農業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