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光致遠合照
日出東方,光芒穿過云層四散開來,為云朵的邊緣鑲上了璀璨的金邊,孩子們的影子被晨光拉長,寧靜的方川小學也因他們的到來變得生機勃勃。孩子們筆直地站在操場上,紅撲撲的臉蛋上掛著無憂無慮的笑容,他們熱切地期盼著“計量文化節”序幕的拉開。
在孩子們的歡呼下,郭隊長走上了禮臺,宣布“計量文化節”正式開始。在開幕式上,郭隊長簡單地介紹了活動流程并給孩子們展示了最原始的計量——身體里的度量衡。古人運用身體部位來確定度量單位,“布手知尺”“掬手為升”……孩子們跟著郭隊長一起,伸出手掌、張開雙臂……他們互相比劃,操場上,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計量文化節開幕式
開啟計量之窗
“從微觀萬物到大千世界,從結繩記事到繁華現代。計量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老師給孩子們播放了提前準備好的中國計量大學逸夫計量博物館的介紹視頻,并用通俗易懂地語言向孩子們宣講了計量相關知識。

觀看中國計量大學逸夫博物館視頻
老師們從古代度量衡和近現代計量兩個板塊進行展開,帶領孩子們開始了一場關于“計量”的時空旅行。孩子們在古代計量衡板塊中認識了上起遠古人類初下至清代社會,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的各類計量器物,了解了我國古代度量衡的產生、發展、統一和完備的歷程。近現代計量板塊則帶孩子們走入了近現代計量的制度及管理的演變,展示了新中國計量事業歷史進程,刻畫了近現代計量發展的整個歷史軌跡。

給孩子們講解計量相關知識
量值定義世界,精準改變未來。通過視頻介紹和知識宣講,孩子們對計量文化有了更直觀、全面地了解,深刻地感受到了計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尋覓計量之基
“估計”——人類最初始的計量方法,也是人類計量的啟蒙。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三個趣味計量小游戲,孩子們通過估計的方式體味生活中的計量,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計量意識。
三個計量小游戲分別代表著生活中的時間、長度、質量三個維度。從時間維度進行了“分秒必爭”游戲,老師報出一個具體秒數,讓孩子們在心中默念,比比誰的更準確;長度維度進行了“毫厘不爽”游戲,老師搭建了數量不同的幾摞紙,讓孩子們分別估計各摞紙的厚度;最后從質量維度進行了“心中有秤”游戲,老師讓孩子們拿出兩個質量相似的物品,猜猜到底哪個物體更重,最后用天平進行了驗證。通過三個計量小游戲,既提高了孩子們的專注力和觀察力,鍛煉了孩子們的估算能力,更牢固建立孩子們對生活中常見計量單位的概念。

“心中有稱”小游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各種各樣的選擇,“估計”與孩子未來人生的成長息息相關。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國家復興道路同樣面臨多種多樣的選擇,合理的“估計”與完備的策劃也關乎著國家的發展與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
探索計量之路
我國古老的數學和天文著作《周髀算經》中這樣記載道:“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日晷是我國古代人類在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在老師給孩子們科普了有關日晷的知識后,孩子們一起制作了日晷,轉眼間,一個個精美的日晷從孩子們心靈手巧的手中誕生了。制作完畢后,老師便帶領孩子們在操場上進行驗證。起初,孩子們隨意地把日晷放到太陽下,晷針的影子并沒有指向正確的時間,孩子們紛紛露出不解的神情,也對親手制作的日晷產生了懷疑。在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不斷調整晷面與地面的角度,隨之,晷針影子指向的時間也逐漸精準,孩子們開心得手舞足蹈,不由自主地對古人的智慧發出了贊嘆。

和孩子們觀測日晷
桿秤是傳統度量衡的三大件之一,曾經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楚辭惜誓》里有這樣一句話:“若稱量而不審兮。”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古今計量工具的差異,微光致遠的老師們帶領孩子們制作了土秤。首先,老師給孩子們進行了力矩平衡原理的講解,通過原理以及老師們的教學,一個個土秤也就制作完成了。孩子們用自己親身制作的土秤對身邊的物品進行了稱量,并將土秤測出的質量與電子秤測出的質量進行了比較,孩子們發現利用二者測出的物品質量大致相同,但是電子秤所測出的數值,精確度更高。老話常說“毫厘之差,繆以千里”,孩子在土秤測量數據與電子秤測量數據的比較中領悟到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測量儀器的精確度在不斷提高,測量結果的誤差也越來越小。

孩子自己做的土稱
科技要發展,計量須先行。計量是所有科學賴以發展的支柱,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計量持續不斷地追求不確定度改進,并以更好的手段滿足最新的測量需求。計量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科學技術創新、科學儀器進步和相關領域測量的拓展帶來巨大推動力量。
日漸西移,盛夏的日光肆意地灑在方川小學,孩子們臉上的汗珠像一顆顆閃閃發亮的水晶球,順著孩子們的臉龐滴落在地上,操場上晷針的影子指向了晷面刻度上屬于“申”的區域,計量文化節完美收官。郭隊長大聲地問道:“大家有沒有什么收獲呀?”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舉起了自己制作的土秤和日晷,積極地和郭隊長進行互動,孩子們臉上滿足的、自豪的笑臉和老師們寬慰的面龐,在落日的余暉下,閃耀在我們的眼中、心上。
量以載道,行穩致遠。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質量興則國家興。而計量與質量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計量決定質量。中國計量大學微光致遠團隊將“計量文化”帶到了方川小學,在知識宣講中,孩子們了解到了計量文化的發展歷程。通過趣味小游戲,孩子們體味了生活中的計量。日晷和土秤的制作,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計量方面古人的偉大智慧。通過現代測量儀器的介紹,感受毫厘之間帶來的科技發展、國家進步,以更好服務國家質量強國戰略,助推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