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厚植紅色基因,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深扎社會共成長,青春建功二十大”實踐隊來到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西門社區汶上縣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展館,通過參觀黨性教育展館,親身感受黨波瀾壯闊的歷史,了解一位位愛黨愛民的革命先輩們的人生經歷,學習革命先輩們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的精神。
百年風云激蕩,砥礪奮進歷程
走進汶上縣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展館,實踐隊員注意到了黨性教育展館長廊上用一塊塊展板連接的中國共產黨從產生起百年來的歷史進程,踏過崢嶸歲月,實踐隊員感受到了先輩們歷經的傳奇往事,欣賞了一幅用鮮血和智慧譜寫的悲壯的革命史傳奇畫卷。一位學者曾說過,“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堅韌的細線,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經硝煙焚燒,已是滿目瘡痍的山河,正是在這根由我黨心血染成的紅色細線悉心縫補中再添光彩。“歷史是好的教科書。”黨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在實踐中,實踐隊員認為學校組織本次參觀學習黨性教育展館不僅是為了讓我們以史為鑒,學習和借鑒中國共產黨優秀革命黨人的偉大精神,也是為了讓我們將黨史銘記,將這種優秀的精神發揚光大,更是為了讓我們牢記自己的初心。追根溯源憶初心,常學常新悟初心
在黨性教育展館中有許多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物,這也說明了黨的歷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仆后繼、英勇犧牲的歷史,實踐隊員也在心中暗下決心:我們新一代的青年已經成長起來,我們會接過你們手中的接力棒,不忘初心使命,腳踏實地做好每項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愛他人,回報社會。實踐隊員深刻了解了館內紅色精神的由來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后,革命先輩們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斗爭場景在腦海中呈現,想到這時眼眶已經濕潤。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實踐隊員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腳踏實地、無私奉獻、愛黨敬業等優秀品質,但我們不僅僅是參觀學習更是要實踐,要樹立終身奉獻的信念,從點滴小事做起,對需要幫助的人及時施以援手,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堅持黨的領導,書寫恢宏史詩
黨性教育展館中有一部分展示的是毛澤東主席編寫的一系列著作,這些著作都為不同時期、不同國情的中國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幫助中國化解困難,帶領中國人民走出困境,走向勝利。歷史證明,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以掌舵者的身份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我們青年一代也已經成長起來,我們也要跟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看起來是渺小微不足道的,但我們要相信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將會匯聚成一股暖流,溫暖整個社會。通過此次參觀汶上縣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展館,實踐隊員進一步深入了解并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現階段波瀾壯闊的發展過程,認識了一位位愛國奉獻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跡,也意識到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往后的生活中,要認真走好每一步,不求快,不貪多,踏實做好每一件事,學習好專業技能和本領,爭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