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溯紅色記憶、學習了解黨的百年奮斗成就和歷史經驗,探尋黨的光輝歷程與紅色道路,讓革命精神鐫刻人心,6月21日,安徽財經大學紅“延”隊社會實踐團隊響應團委號召,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參觀蚌埠市博物館。本次活動參加人數計10余人。
參觀伊始,團隊成員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進入了館內。展館里,各種文物、復制品、照片應接不暇。利用歷史文物與珍貴照片的展出、對近現代蚌埠城市街景和人民生活環境的實景微縮的再現,生動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蚌埠這一小城市發展建設的真實情況。
在博物館志愿者的介紹下,團隊成員通過參觀與提問,詳細了解到蚌埠的發展過程。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受其影響,逐漸由古渡鄉集,轉變為安徽省的交通、軍事、政治、經濟中心。淮鹽引岸,鹽糧互市,都市之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蚌埠的本地文化。抗戰勝利后,1947年元旦,蚌埠成為安徽省首個省轄市。1949年3月,渡江戰役總前委進駐孫家圩村,制定了整個戰役的實施計劃。解放后,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全市人民齊心協力,依托資源與交通優勢,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將蚌埠改造為皖北工業基地。
隨后,在博物館館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前往淮海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會議室進行參觀與調查。
據了解,渡江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場規模巨大的強渡江河戰役。走進會議室,室里塑造的鄧小平、陳毅、譚震林和粟裕四人圍在桌邊部署渡江戰役方案的雕塑栩栩如生,使人仿佛身臨其境,真實感受到嚴肅的會議氣氛,處處襯托出黨在面臨困境時的決心和智慧。渡江戰役歷時24天,人民解放軍最終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為日后解放華東全境創造了重要條件。這是寶貴的革命記憶與文化資源。負責人王先生說道。在活動的最后,實踐團隊成員與相關負責人在蚌埠市博物館門前進行合影留念。并在之后的總結中進行心得交流與答疑。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讓黨史教育落實學生實踐,啟發團隊成員的紅色思想與時代感悟,而且通過社會宣傳與教育,為紅色故事的宣傳做出重要貢獻,讓紅色精神貫徹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