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研階段,團隊通過問卷星網站于線上開展對居民認知情況的調查,以期把握雙碳政策推廣落實的概況。成員們查閱大量資料,合理設計問卷內容,多平臺投放調查問卷,最終收集348份有效回答,樣本庫在男女比例、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等結構性因素上保持基本平衡,覆蓋福建、黑龍江、陜西、河北、山東等多個地級市,為后期調研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經處理分析,團隊發現近80%的調查對象對雙碳政策有一定了解但內容較為表面,超過50%的居民對當地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表示不了解,并有近半數群眾認為當地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群眾的力量不可小覷,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征途中,如何將政策真正落地,如何將節能減排意識深入百姓心中,是需要思考與探究的重要環節。
為此,團隊決定從“政府”主體出發,走近政策的領頭羊,深入了解雙碳在各地市的落實推廣情況。結合前期調研與成員實際情況,團隊最終選取福建漳州等五個地區作為實踐地點,并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取得聯系。
7月27日-8月14日,訪談階段正式開展。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團隊成員分別來到福建省漳州市生態環境局、黑龍江省鶴崗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領導小組、陜西省安康市生態環境局、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生態環境局、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進行座談交流。為落實推進雙碳政策,五地政府部門因地制宜,結合當下生態環境與治理現狀,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減碳行動。在部門工作架構方面,成立專門小組,合理劃分工作范疇,如福建漳州生態環境局的大氣環境科在原有監督管理等工作外,增加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的相關工作;在技術創新方面,增加設施投入比重,打造現代化體系,如陜西安康在擁有80%森林覆蓋率的情況下建立及時高效的天保監控系統,進行天然林保護修復立法,提高天然林綜合防控能力;在合作聯動方面,吸納優質人才,集中各方力量,如黑龍江鶴崗市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拉長石墨全產業鏈,與多家大型公司簽署清潔能源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助推“綠色化、集群化、高端化”零碳園區建設;在宣傳推廣方面,做長效化機制,辦高質量活動,如山東青島生態環境局在“五四廣場”等重要公共場所利用電子屏幕、橫幅、宣傳海報等載體進行節能宣傳,各區開展節能宣傳進社區、進校園,組織線上答題、演講比賽、主題宣教等活動……在座談中,各地市相關工作人員也明確表示雙碳政策的推進面臨不少挑戰,如河北孟村指出,地方氣產業集群在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監測監控等方面仍需不斷努力,創新完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低碳并非口號,務實行動方為正解。雙碳政策的落實推廣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礪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碳尋者”調研團將繼續深耕調研,為我國雙碳事業貢獻青年力量,彰顯山大學子的人文家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