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田遠望,五谷飄香。農業問題自古便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問題,得到廣泛的關注。常言道“無農不穩,無糧則亂”,本實踐團了解到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農產品在山東頗有知名度,為深度探索農業生產的形成多樣化、專門化、科技化、智慧化的生產加工體系,7月4日,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情系眾農科援隊”赴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為期14天的實地調研考察。 參觀科技農業展廳,了解產品的生產加工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淄博臨淄區朱臺鎮,是一家集農作物科研育種、試驗示范、生產加工、經營服務、大學生實習就業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型現代化種業龍頭企業,其中“齊都”品牌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品牌和山東名牌產品。公司不斷探索數字化農業生產建設,致力于打造智慧化循環農業生產方式,建立了國內首家無人生態農場,探索形成了種養轉一體化的生態循環模式。潛力培育優質苗種,建設了農業云平臺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結合衛星遙感、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無人駕駛農機裝備自動化作業,減少人力投入,盡可能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做到農業方面的精準化,大力發展環保節能的“數字化”農業。7月4日上午,“情系眾農科援隊”抵達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公司,參觀公司展廳和生產基地,系統地了解了禾豐種業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模式。在推廣銷售方面,禾豐種業形成了“科研育種-生產繁育-示范推廣-加工銷售”的農業一體化推廣模式。 在種子培育方面,禾豐種業經過不斷地發展,在品種選育推廣、良種供應、科技研發、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創造了領先優勢,極大地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不斷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提升農產品種子質量,擴大品種選育,建立系統的品種繁育體系,并集中力量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的優勢生產加工基地,實施種子“生產標準化、加工專業化”的規范管理,大幅提高種子的生產效率、生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確保種子安全。 在農業生產方面,通過生態無人農場智慧大腦充分利用大數據、AI識別、區塊鏈技術等通過農場的數據駕駛艙、智能檢測、模型庫等功能模塊實現農場的無人化管理,打造精準、高效、低成本綠色環保的農業新模式。綠色循環模式,助力農業發展 禾豐種業董事長,山東理工大學博士后導師教授朱俊科形象生動地為講解了農場內的綠色循環發展模式。田地生產糧食分離出種子與秸稈,種子送去車間進行脫粒選種,而秸稈則會只作為牛羊等動物的飼料進行加工保存,而后經過牛羊動物消化后形成的排泄物則會供應蚯蚓等微型生物的生存需要,最終經過多層動物的分解形成無害化的飼料滋養土地,而蚯蚓等生物可以作為飼料喂養魚池里的魚和雞鴨鵝等家禽,農場內牛羊產生的廢水可以依靠魚池進行凈化,家禽采取散養模式,可以在農田進行捉蟲,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最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循環發展。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和聆聽朱教授的講解,旨在了解科技手段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明曉科技手段減少農業生產中的不必要損耗。與此同時,朱教授言明走出一條科技興農之路,也是當代青年人值得學習前進的方向。每一位成員對“農業現代化,關鍵要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作者:情系眾農科援隊來源:自身社會實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