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烈士陵園始建于1950年,主要是為紀念1949年解放安康時在牛蹄嶺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烈士陵園,分為烈士墓區、紀念瞻仰區和祭掃區三部分,1994年12月安康烈士陵園被省委授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

安康烈士陵園紀念碑
紀念碑前,實踐隊員集體肅立,向革命英烈默哀,向英雄們致以深切的悼念和無限敬仰之情。黨員們在黨旗下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鮮紅的黨旗隨風飄揚,聲聲宣誓震破云霄,似在向革命先烈傳遞著一個信息——中國已經強起來了,請先烈放心!

實踐隊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隨后,實踐隊走進牛蹄嶺戰斗展覽室和三線學兵展廳,一起穿越歷史長廊,追憶烽火歲月,聆聽歷史,真切感受革命烈士英勇戰斗的大無畏精神。沙盤上錯綜復雜的路線,光榮榜上的烈士英名,無不體現著戰役的慘烈,忠骨埋于青山,鮮血染紅旗幟,實踐隊員紛紛感慨:“烈士們用血肉之軀鑄就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激勵我們奮發圖強,建設國家。”

牛蹄嶺戰斗展覽室

實踐隊員認真學習牛蹄嶺戰役故事

三線學兵事跡展廳

實踐隊員在三線學兵事跡展廳內參觀學習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革命精神萬古流芳。在參觀完牛蹄嶺戰斗展覽館和三線學兵事跡展廳后,實踐隊員們自發組織為革命先烈掃墓紀念,敬獻鮮花。英烈名錄上記載著先烈們的姓名、出生地以及年齡,19歲、17歲、20歲,當我們覺得烈士們犧牲年齡不會再小時,一個鮮紅的“15歲”篆刻在墓碑之上,15歲,花一般的年紀,但烈士將他青春的最好時光獻給國家,赤膽忠心日月可鑒。

實踐隊員清掃烈士墓區

實踐隊員清掃墓碑上的落葉

烈士陵園管理所所長向實踐隊員介紹英雄事跡
紀念是為了傳承,緬懷是為了弘揚。青山處處埋忠骨,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盛世太平。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接受了心靈的洗禮,紛紛表示會繼承和弘揚偉大革命精神,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英雄血脈,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祖國建設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合影留念

安康烈士陵園
供稿:許金祖
供圖:鄧子琦
審核:王立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