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8月9日訊】(通訊員:李靜羽)
零工經濟為勞動者、企業和社會均創造了價值,是共享經濟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是人力資源的一種新型分配形式。為探索零工經濟背景下提高勞動者就業質量水平的路徑,6月18—20日,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大有可為新零工小隊”團隊成員前往安徽財經大學西校區附近小區對當地居民進行了采訪。
安徽財經大學西校區附近小區住戶多為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因此,我們也將采訪對象定為這三類人群。在采訪過程中,一名教師表示,工作單位有明確要求,所以沒有條件去開展其他副業。如果條件允許,也考慮開展副業利用自己的所學去傳播知識與文化,同時緩解一部分家庭經濟壓力,貼補家用。
大有可為新零工小隊在探索零工經濟方面不僅僅關注受訪者自身對于零工經濟以及對打零工的看法,同時也關注別人眼中對于打零工者的看法。這類看法大多時候體現在父母對于子女打零工的看法。
團隊對學校保安叔叔進行了簡單的采訪,他們認為自己孩子在擁有一份穩定工作的前提下,在空閑之余去做一些兼職是值得肯定的,大部分家長表示理解的。但個人的社會層次不同,所選擇的工作也存在差異,這就需要孩子與家長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為更加全面了解社會群體對于零工經濟的看法,團隊還采訪了一名大四學生。在團隊成員詢問其課余時間是否有其他副業或者掌握其他技能并肯定了家教也是副業時,該名大四學生表示她在課余時間會做一些家教的工作,她認為打零工可以很好地打發她的空余時間,并且也有利于增長她的閱歷,社會閱歷的增長對年輕人的未來發展和職業選擇會有很大的幫助。
經過此次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們對于零工經濟的看法,人們對于零工經濟接受程度在不斷加深,這也將為經濟發展注入力量與活力。此外,零工市場也將進一步規范,在規范引導線下實體零工市場發展的同時,還要積極搭建線上數字零工市場,推動零工市場向以信息化為手段為用工和求職者提供便捷、舒適、放心的服務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