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的持續豐富與改善,越來越多的固體廢棄物開始出現,垃圾處理的難題也逐漸突顯出來。2022年6月11至17日,滁州學院赴滁州市蘭天社區科普垃圾分類知識實踐小分隊深入蘭天社區,采用科普垃圾分類知識、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為期7天的以科普垃圾分類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

隊員對社區孩童進行垃圾分類調研 楊靜攝
6月11至12日小隊成員調研對象是孩童,圖中的小朋友是調研對象之一,在此次調研采訪中,小朋友表達說自己年齡小,對垃圾分類并不解但是知道垃圾分類這一政策。實踐小隊成員便對小朋友簡單地科普了垃圾分類的具體分類,然后對小朋友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隨機問答,小朋友基本回答出垃圾分類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垃圾,以及一些常見的具體垃圾歸類問題。在向小朋友們科普后,實踐隊成員給小朋友們分發糖果,希望他們可以記住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同時也是對他們積極參與問答的鼓勵。

隊員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調研 楊天晨攝

隊員對保安進行垃圾分類的調研 許維攝
6月13至15日實踐隊調研對象主要為中年居民及社區工作人員,了解他們對于垃圾分類的看法。對于該居民,小隊隊員詢問了幾個方面的問題:1.對于垃圾分類的了解程度2.對于垃圾分類的實行程度3.對于垃圾分類的態度意向。面對小隊隊員的采訪調研,阿姨的態度自然親切,很快地回答出了垃圾分類的具體類別以及隊員舉例的垃圾應該歸為的類別。在談到為何如此了解垃圾分類的時候,阿姨的理由是之前在大城市有著親身進行垃圾分類的經歷,這份經歷讓阿姨在回到滁州以后也沒有忘記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同樣的阿姨也談到自己垃圾分類的具體做法,阿姨說垃圾分類是辛苦麻煩的,但是也確實是有用有好處的。小隊隊員都對這位阿姨的精神態度感到贊賞,并且愿意以阿姨為榜樣學習。

圖為隊員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調研 楊靜攝
6月16日到17日,實踐小隊調研的對象為較高年齡的人群。圖中的一位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在采訪中,這位女士表示自己對垃圾分類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平時并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實踐小隊成員首先介紹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之后實踐小隊成員向這位居民提了幾個相關問題,這位居民的回答完全正確,并且表示今后會認真對待垃圾分類這件事。

實踐隊成員在蘭天社區門口合照 楊天晨攝
經過此次調研,實踐小隊發現社區內大部分居民有著一定的垃圾分類的知識,少部分居民能做到完全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具體做法,多數居民都表達了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和贊同之意。
作者:Janet來源:大學校園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