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紀念園,坐落在安徽省蕪湖市十一中校園內風景秀麗的獅子山上,始建于1986年王稼祥同志誕辰80周年之際。
實踐期間,我們首先參觀了當地的紅色革命文化紀念館,了解當地的紅色文化革命事跡,并向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對當地的人們進行了關于紅色文化傳承的相關問卷調查,了解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王稼祥1924-1925年在蕪湖圣雅各中學讀書,接受革命思想并組織領導蕪湖青年學生的反帝愛國運動,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遵義會議上王稼祥投了毛東“關鍵的一票”,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的軍事領導地位。遵義會議后,王稼祥與毛澤東、周恩來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作為中共中央指揮紅軍的最高領導機構(又稱三人團)。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他及時的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又一次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覺內的政治領導地位。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了“毛澤東思想”這一科學概念,他也是闡述“毛澤東思想”基本涵義的第一人,新中國成立后王稼祥擔任我國首任駐蘇聯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長,他對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

館內收集并陳列了王稼祥同志珍貴遺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綜合館”設有貴賓室和可容納80人的影像廳及臨時展廳;“王稼祥生平藏館”再現了王稼祥同志辦公室及臥室,珍藏了王稼祥生前藏書共1200余冊,及生前使用的各類遺物,前蘇聯領導人伏洛希洛夫贈給王稼祥同志的吉姆轎車亦珍藏于此后的王稼祥紀念園開園近一年共接待參觀者15萬余人次,真正了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資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基和底色,更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立國之本是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中國特色先進文化,其中蘊含了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深刻地了解到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老一輩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他們讓我們現在過上了美好的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