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是習近平總書記親手抓起、親自主導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發源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實踐團選取“全國林改策源地”——捷文村和“五朵金花”(云寨、堯祿、東云、東崗和園丁村)為調研地點,采用“線下+線上”雙平臺多維度模式了解典型村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情況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歷程,大力弘揚武平“敢為人先,接力奮斗”的林改首創經驗,為武平林改和鄉村振興獻出一份青春力量,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情系綠水青山,繪就美麗捷文
實踐團走進“全國林改策源地”——武平縣捷文村,依次參觀林下經濟科教館、萬興園富貴籽基地和融趣自然教育基地,并且與村干部和村民針對碳匯市場和林改取得的成效展開探討。實踐團在參觀林下經濟科教館中,沉浸于20年林改歷程中,親切感受著習總書記一次親臨擘畫,六次關懷牽掛的“武平林改情緣”故事與捷文村林下經濟富農家,低碳研學富生態的發展之路。座談會上,談及未來的發展,捷文村村支部副書記鐘華全表示:“捷文村干部攜手各村民小組以碳匯市場為依托,正在探索適合當地發展的、具有特色的林業碳匯交易模式”。
阡陌桃園,點亮堯祿
實踐團成員在堯祿村陳其富書記地帶領下,依次參觀鷹嘴桃園田、玉米田地、梯田風光,實踐團打造“線下+線下”理論宣講雙平臺新模式,以“雙碳”的概念為切入點,普及林業碳匯概念并介紹其生態經濟價值效益。實踐團通過入戶走訪,鷹嘴桃銷售地的村民自豪地告訴我們:“堯祿村的鷹嘴桃是全國有名的,又脆又甜,還銷往全國各地的呢。”實踐團在與陳其富書記座談中,提到堯祿村近期的發展情況,他說:“通過組織聯建,我們堯祿村與周邊行政村、非公企業及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實現了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云中村寨,世外桃源
梁野山景區青山巍屏,山水相依,蘊藏著豐富獨特的物種資源與自然景觀,若加入林業碳匯中,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云寨村的“森林人家”、特色小吃店,販賣靈芝、紅菇的店鋪同梨子采摘園等休閑旅游產業一起映入眼簾,“普惠金融·惠林卡”設立點的負責人鐘天平在采訪中提到:“近幾年村子建設得更好啦,游客也越來越多了。村里的林下種植業,像金線蓮、茶葉、果蔬、雞鴨等,還可以在城廂鎮的線上交易平臺‘云上城廂’購買呢!”
千湖星布密林間,千鷺翔際白云邊
白鷺和不知名的鳥兒在實踐團深入千鷺湖的途中不斷出現,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在與景區工作人員交流中,實踐團了解到,隨著千鷺湖的建成,以及周邊農村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千鷺湖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民宿經濟”“濕地人家”等隨之蓬勃發展,為周邊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和致富門路。
攜手群眾創新,“碳”索林改新階段
在了解武平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歷程,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解之余,實踐團同樣留意到武平縣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發展低碳經濟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在“雙碳”政策背景下,擁有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林改探索中回應林農的殷切期盼,是時代給出的一份必答問卷。武平縣將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推動以林業碳匯為代表的優質生態產品實現貨幣化,助力“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有望打出一套‘旅游+種植+碳匯’賦能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