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研究:目光長遠,深化改革
6月26日至6月30日,在實地走訪開始前,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對近五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充分的理論研究。
總體來看,近五年政府對鄉村振興的規劃可以總結為“深化改革”。通過分析政府工作報告,小組成員一致認為,經濟改革是鄉村振興的主旋律,在此基礎上向外延伸到生產、教育、社會保障、鄉村治理等多個方面。其中,穩就業保民生,著力抓好農業生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
其中,周琦瑞同學提供的《白塔村2018年工作總結》就體現了政府對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2018年,白塔村投入近700萬元新建1200畝高標準農田,調節土地投入產出比例,夯實農業主動地位。同時,加大農業合作社投入力度,進一步鞏固農業成果,發展區域特色,增強市場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

(圖為吳夢怡同學編輯文章內容)
在著力發展經濟增產創收的同時,以人為本、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也至關重要。對此,吳夢怡同學研究了《觀山村黨委換屆工作報告》,發現當地政府將居民生活和環境保護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報告提到,近年來觀山村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等事業持續推進;大氣、水污染防治和綠色生活方式引導均穩步開展。

(圖為吳夢怡同學編輯文章內容)
二、實地調研:腳踏實地,服務人民
7月1日,實踐團隊正式進入實地調研階段。在為期20天的走訪環節中,小組成員們活躍在各自家鄉的村鎮居委會和百姓家中,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成果。
來自鄭州的任美玉同學采訪了程莊鎮新趙村第一書記,了解到關于當地近幾年教育發展的狀況。根據書記所說,新趙村對幼兒園、小學的貧困學生都有一定的生活補助,從而幫助其解決一些生活問題,減少了學業之路上的后顧之憂。同時,政府對相關證件(如駕駛證)的學習也有相應的經濟補貼,其目的旨在幫助居民學習新技能,起到教育作用。


(圖為任美玉同學采訪新趙村第一書記及相關文件)
另一方面,重慶的曾藝同學則將采訪的重點放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他采訪了永玻村村委副主任總支副書記楊強,對當地基礎設施的近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近五年,永玻村新安裝路燈150余盞,加鋪生產生活便道39公里,公路覆蓋率、通電率更是達到了100%,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圖為曾藝同學采訪楊主任)
離開村委會,曾藝同學又采訪了當地居民,深入了解百姓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滿意程度。當被問到村委會的工作質量時,被采訪者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服務老百姓很周到、惠農政策宣傳很到位、村里辦事很方便;同時,政府注重環境建設,垃圾分類等工作也都穩步展開,村里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圖為曾藝同學采訪當地居民)
一方山水一方人,一寸鄉土一寸情。隨著實踐的推進,鄉村振興實踐小組愈發感慨于黨和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感動于基層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更感嘆于戰略推進的累累碩果。習近平主席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后,小組也將在實踐中繼續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偉業,宣傳鄉村振興的成果,為鄉村建設的春天獻上青春的歌喉。(南京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隊)